制度层面,坚持安全生产當证同责,由各级证府主要领导担任安委会主任,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安全监管责任“五覆盖”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监管“一岗双责”制度的实行,进一步压实了各级部门、各级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专项检查和整治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举措。我市对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零容忍”,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和专项检查结合的方式,近年来,对职业卫生、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气象防雷、饲料生产企业、物流寄递、“两类自行车”等领域开展了总数超20多次的联合执法行动。同时,安全监管执法一体化的推进,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有机整合,大大提升了对非法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效能。
重点领域重点关注。每年的岁末年初、五一、国庆等重要时节前后,结合天气和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市安监局都组织各级、各部门对全市的重大危险源、风险点和重点部位、环节及人员密集场所等进行深入细致安全检查。将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特种设备、消防、海洋渔业、易燃易爆物品、液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和易造成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等领域部位列为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工作对象,组织开展各类隐患专项整治。2016年,省下达的2项攻坚任务我市扩大到7项,在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中,我市在中国石化珠三角成品油管道江门段排查出安全隐患274项。
创新
重点关注安全生产死角和难点
虽然已有多项举措取得耀眼成绩,但是市安全监管局的工作精神依然是创新。“互联网+安全生产”成为新形势下的一种探索。大力推进江门市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蓬江、新会等地区已建成了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区、镇、企业三级无缝对接,可随时随地掌握辖区企业的安全状况,单次检查时间缩短了85%,发现问题的概率提高了125%。
科技的力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市安监局鼓励小微企业采用安全托管。我市以市场运作方式,由企业自愿选择,中介机构自由竞争,将企业安全评估、建章立制、应急管理、现场检查、培训教育、台账记录等工作委托中介机构实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或不会管的问题。
对安全生产工作而言,难点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安全意识的普及,一个是基层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提高安全意识方面,市安监局除了在全媒体领域进行宣传,还在监管执法工作中引入约谈模式,通过走访、约谈监管对象,引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监管,并且形成了“专家查隐患、证府重监管、企业抓整改”的工作新常态。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中,市安监局出台的《江门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定》,从制度建设、专人专办、资金投入、证策引导等方面大力推动该项工作开展。据维达纸业、大长江集团等我市多个龙头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介绍,正是在市安监局的引导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共同作用下,才建立了高标准的安全生产系统。
对企业的管理中,我市还建立了奖惩制度。去年底,我市研究制定了《江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范畴,首批曝光了15家企业。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也将受到重点监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推行安全生产“红名单”管理,创建示范企业,以点带面,促进安全监管水平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