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留守儿童有学业辅导的需求,社工与广海镇证府协商建立“沙头快乐学堂”,并链接相关资源,争取到设备完善的镇文化站作为学堂的开设地点,得到村民的支持。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报名参加辅导的儿童在学校放学后便到“沙头快乐学堂”学习1小时。社工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谈心,关心其学习与生活上的状况,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与村民建立起信任关系,至今已发展了20多位村民志愿者。
“多谢社工们的辅导,你们辛苦了!小课堂的摆布设备齐全,我们感到很满意。”沙头村村民伟爷爷(化名)对广海镇社工站副站长甄棉棉说。甄棉棉介绍,“沙头快乐学堂”在寒假期间还将开展钢笔书法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培训辅导。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双百社工’的特点就在于接地气,能够在扎根社区的基础上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江门恩平市恩城街道东门社工站副站长冯翠媚说。
2017年10月初,东门社工站通过入户走访得知一服务对象岑女士患有精神残疾,家庭贫困,一家4口仅靠丈夫每个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维生。多次上门走访了解其生活状况后,冯翠媚一行建议岑女士的家人为其办理精神残疾证。由于精神鉴定医院距离岑女士家较远,出于人身安全考虑,东门社工站又为岑女士对接恩平市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车辆资源,将岑女士送至精神鉴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