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位于江门新会区的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更是声名远播。8日晚,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就专题报道了因这段全封闭声屏障而引起的高铁与小鸟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了江门、看到了铁路人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鸟儿栖息地而作出的巨大努力。
“一方小鸟的天堂,一段全球首例高铁全封闭声屏障,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冲突如何取舍、值不值得?”带着这个问题,《面对面》开始详细讲述高铁与小鸟的故事,整个时长达15分钟。其中铁四院深茂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熊瑞龙与央视记者古兵采访对话最为精彩,即直面质疑回应了社会疑问,又抽丝剥茧地讲解了其中的所以然。
作为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江湛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广受社会关注。开通当天,央视的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均给予了重点报道,其中全封闭式声屏障这个亮点工程就频频亮相屏幕中。
新华社、《南方日报》等记者也纷纷撰写特写稿件,通过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宣传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典范的——江湛铁路新会段全封闭声屏障。
据了解,作为小鸟天堂所在的江门,在江湛铁路筹建之时,江门就严把环保关,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和参建各方,研究如何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时不让小鸟天堂里的小鸟受到影响,并最终确定了要建设能最大限度减少列车对沿线环境的声、光污染,确保对鸟类繁殖栖息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
在江湛铁路开通当天,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新会站开出的动车在临近小鸟天堂时明显降低了速度,缓缓开进全封闭声屏障,以“静音模式”通过小鸟天堂沿线。
而此时,距离江湛铁路线仅六七百米的新会小鸟天堂主岛附近,分贝仪显示的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一直在50分贝左右波动,鸟儿们环绕着大榕树飞翔嬉戏,在自己的家园里和往常一样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