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农旅并进既是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举措,也是助推农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台山一方面以全域旅游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全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发展以农耕文化观光体验为内容的乡村旅游产业,同时推动旅游资源与特色小镇、古村等良性互动,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以镇村建设展现全域旅游新面貌,引导各镇(街)因地制宜开展小城镇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创建。

  开平

  “五种形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开平采用“证府出资、群众自筹、社会捐资”等方式,安排近1亿元资金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先富群体、外出乡贤,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同时,坚持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下一步,开平将针对世界文化遗产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农业种植养殖区、城乡结合部以及特色小镇等不同功能属性特点,按照“五种形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第一种形态是世界文化遗产区村落。充分发挥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和辐射作用,在四个世界文化遗产点周边区域,以及在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蚬冈镇四个碉楼集中区,深入挖掘碉楼资源,做好“文旅”和“农旅”文章,活化新时期碉楼形象和意义。

  第二种形态是生态功能保护区村落。对属于开平生态保护区及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大沙镇,通过发展高质量农业、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坚持把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全域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种形态是农业种植养殖区村落。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业产业振兴主战场,全力以赴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使园区成为农业新型战略产业的孵化基地、农耶斏果引进创新的转化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落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第四种形态是城乡结合部村落。积极盘活城乡结合部村落的闲置宅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城市休闲经济及民宿民居,承接将来赤坎古镇项目的辐射带动。同时,利用临近城区的便利性,实施名厨工程,引入名厨,大力发展大沙茶、马冈鹅等开平本土特色传统美食。

  第五种形态是特色小镇,推进“岭南文化+侨乡风情特色”的赤坎古镇项目,借鉴浙江经验,充分发挥利用赤坎小桥流水的独特岭南风韵、古骑楼建筑林立、司徒美堂等一批名人名家故里、华侨文化渊源深厚的独特禀赋,把赤坎古镇项目打造为向世界华人展示岭南侨乡文化和新时代幸福侨乡的重要窗口。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