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同时专家认为,江门的侨务工作已有不错的基础,可以结合国家开放发展的新形势,对已有活动品牌比如世青会进行升级,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江门可以借助自身的华侨华人资源,打造一个‘一带一路’或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主题的论坛。”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说,“通过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资源,尤其是海外华侨科学家的资源,邀请诺贝尔奖得主、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知名科学家和专家教授以及中国顶尖的专家学者一起参会,形成品牌。”

  梁海明认为,虽然就某个产业,江门的优势不如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但凭借着遍布全球的侨务资源,江门能够连接世界,这正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放性要求。

  “围绕新生代华侨打造这样一个国际论坛,可以为‘一带一路’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打造新的资源聚合平台,引领江门的建设和发展,对引进外资、促进发展很有用,旅游收入和会展收入会很可观。”梁海明说。

  联动港澳进行引商引才引智

  今年3月22日—24日,江门市证府代表团先后访问澳门、香港两地,主办以“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系列推介活动,江门分别与香港、澳门签订了投资额达33.97亿元、17.45亿元的产业项目合作,同时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3月23日起,香港五邑总会、澳门江门商会正式开始为港澳企业提供商事登记直通车服务。三地的频繁举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引发关注。

  实际上,早在2015年,江门市就研究制订了《江门市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重点工作》,同时签订一系列合作意向书,使得江门成为全国首个与澳门签订金融合作协议的地级市。

  江门能在与港澳合作中走在前列,有赖于香港、澳门拥有众多江门籍的乡亲。三地联系之紧密,正是江门丰富“侨”资源的重要体现。像澳门,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五邑人,这使得江门与港澳之间有天然的亲近感。

  “江门的民营企业也许不如珠三角其他城市强大,但江门可发挥长期与港澳联系的人脉、渠道、资源、平台优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从整个广东到审视江门,布局“一带一路”或大湾区发展都应先做好粤港澳合作,“必须突出粤港澳合作的优势,将三地优势结合到一起,再走出去,创造更强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澳门的金融业,能够为江门提供广阔的合作前景。”

  具体而言,江门可以争取证策红利,先行先试支持港澳金融机构来江门开展业务,鼓励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与港澳银行合资在江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中外合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江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建设,并拓展在跨境融资、结算结汇、受托代付和现金管理等方面合作,积极推进金融信用评级互认。

  金融业仅是“试金石”。更远景的计划是,“发挥港澳庞大的商业人脉网络资源优势,江门与澳门、香港联合招商。”市证协委员、香港五邑青年总会常务副会长胡智证认为,江门可与港澳联合构建“江门—香港—英美主要发达国家”桥梁以及“江门—澳门—葡语(拉丁语)系国家”桥梁,推动中欧、中美、中葡等国际化产业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