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我们将分为4个阶段进行投资,首期投资约4亿元。”近日,昌大昌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在江门台山建设集团总部。“江湛铁路开通后,台山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除了建设集团总部,我们还打算在这里打造物流配送中心。”昌大昌集团台山物流项目总经理甄智聪说。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规划即将发布,这是江门开创新时代改革发展新局面、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更是“中国侨都”珠西崛起、争先进位的重要时期。

  按照部署,江门将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和新的增长极。专家建议,江门应尽快梳理、整合已有的参与大湾区建设的思路、举措、证策,形成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创新出台更多有竞争力、吸引力、传播力的证策,争抢发展先机,为大湾区的建设贡献江门力量。

  江门具有三大优势

  在专家看来,江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土地资源、华侨华人资源、生态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江门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广东省证府参事、省委當校教授陈鸿宇看来,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发展空间广阔,土地承载力优势明显,蕴含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江门的土地开发强度相对较低,这为大湾区内部土地资源相对有限的城市继续向外发展提供了空间。比如江门和香港,专家建议,两地应进一步探索江港深度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江门的枢纽、载体功能和香港的辐射功能,促进两者资源和优势的深度融合。

  而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拥有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这也成为全市参与大湾区建设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认为,江门应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独特优势,大力挖掘利用华侨资源,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大湾区规划建设,主动“走出去”,寻找更多发展机遇。

  在生态资源方面,江门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融合,该市有望吸引更多来自港澳及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专家建议,江门应紧抓江湛铁路开通的契机,推动全市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促进旅游产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基于上述三大优势,进入大湾区时代,江门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如果能更科学地谋划自身发展,盘活更多土地资源,随着未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江门有望更深入地融入大湾区核心圈,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推动大湾区创新资源辐射粤西

  今年7月1日,伴着悠长的鸣笛声,一辆和谐号CRH2A型列车缓缓启动,从广珠城轨新会站驶向湛江方向,江湛铁路正式运行。

  作为连接珠三角核心城市与粤西地区的第一条快速铁路,江湛铁路的正式通车,标志着江门全方位进入高铁时代。未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深中通道、虎门二桥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江门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看来,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赋予江门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任务,该市在地理位置、土地面积、产业基础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江湛铁路开通后,枢纽效应将加速江门与粤西、大湾区经济发达城市的融合发展。”

  按照部署,江门将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目前,该市已提出要在交通、产业、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强与大湾区各城市对接合作。在此基础上,有专家建议,江门未来可着力打造成“一枢纽三门户”,即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和生态、文化、创新三大门户。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