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门户方面,江门作为珠江西岸的生态之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大湾区西翼的区位优势,衔接大湾区经济发达城市及粤西地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展示大湾区绿色发展成效的生态门户。
在文化门户方面,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是大湾区内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侨乡,祖籍五邑地区的华侨华人众多,为江门的开放发展带来很好的优势。专家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发挥五邑华侨华人遍布海外的优势,江门可以在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方面承担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华侨文化资源的保护、活化和利用,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文化交流窗口。
在创新门户方面,江门有望成为大湾区创新资源辐射粤西的主要通道。当前,粤西在创新资源、创新人才等方面与大湾区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江门可充当“链接器”的角色,一方面承载大湾区经济发达城市的创新资源溢出,打造更多创新平台,做强自身创新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则可助力推动大湾区创新资源的辐射引领,满足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创新需求。
借助人脉优势深度携手港澳
从世界知名湾区的发展经验来看,湾区内部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促进湾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江门而言,一方面要加强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联系,对接后者的产业溢出;另一方面要发挥侨乡优势主动对接港澳,引进更多的创新资源。
在对接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方面,目前,江门正在加快建设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深江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等平台。其中,与江门站相邻的深江产业园是江门与大湾区创新龙头深圳合作的重要载体,借助该园区,两地有望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珠江东西两岸的创新合作样本。
在大湾区城市中,江门与港澳的渊源甚深,三个澳门人中就有一个祖籍五邑。随着大湾区的不断建设,江门应如何主动对接港澳的优质资源?
陈鸿宇认为,目前大湾区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就是各地纷纷与香港、澳门探寻各种合作的可能性,未来粤港澳跨区域进行合作或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方面,珠江东岸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珠江西岸的城市也正在奋起直追。
“大湾区内各城市必然在某些领域存在合作,另一些领域则展开竞争。”张光南建议,“各地应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寻求更多合作的机会,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
比如,江门可争取与香港、澳门进行合作,建立江澳旅游战略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江门碉楼—澳门历史城区”世遗旅游专线建设,探索江港澳游艇自由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合作区。
江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土地承载力优势明显。相比之下,香港、澳门土地资源紧缺,但在创新、金融领域拥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