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志愿者耐心地教老人如何使用多功能拐杖,小小的拐杖既能变成板凳,也有手电筒功能,满足了老人日常出行需求。这一幕出现在江门市福利院,江门市湖南商会为福利院老人、老退伍军人、困难老當员等捐助了168支拐杖。

  近年来,江门市志愿服务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企业、商会、行业协会自发组建义工队伍,在社会上提供志愿服务。据统计,目前江门市志愿服务时数已超过千万小时,志愿者数量达到37.6万,志愿服务组织达4727个,志愿服务逐渐延伸到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为对全市志愿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江门市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科学管理志愿服务。

  义剪队帮小孩修剪头发。通讯员供图

  趋势▶▶

  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近年来,江门市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注册志愿者队伍从几千人发展到超过37万人,年服务时间从2000小时上升到280万小时,全市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5.1万项,并在全市73个镇(街)、1324个社区(村)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实现镇、村两级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

  今年以来,志愿者队伍仍在不断壮大,今年上半年,江门全市新增注册志愿者达26322名。志愿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其中,最多的服务项目为绿色环保类,服务量超过1万项,其次为敬老助残类8656项,青少年服务为7545项。

  志愿服务队伍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中坚力量。今年以来,共青团江门市委、江门市文明办、江门市五邑义工联合会发动社会力量,开展了让行·微公益、洁城·绿生活、创文·你我他的创文志愿服务“三大行动”,在全社会倡导文明驾驶、洁净环境、共创共享的理念,并发动當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四大主题日”活动,实现了城市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

  在创文期间,江门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达1.3万人次,志愿服务时数达6.7万小时。

  “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目前江门市志愿服务的一大特点。”江门市五邑义工联合会会长司徒捷说。据统计,在全市37.6万志愿者中,其中當员志愿者约为5.6万人,超过30万志愿者分别来自行业协会、社工机构、爱心企业等社会组织机构,自发组建义工队伍参与志愿服务。

  “身边越来越多的亲人朋友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队伍不断壮大,其他服务队对我们的工作也十分支持。”江门市直属服务总队社区服务队是江门市成立最久的志愿服务队伍之一,从2007年开始探访新会崖门、开平麻风村的病人,2008年正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服务工作11年来从未间断。

  方法▶▶

  建立信息平台精细化管理

  志愿队伍的日益壮大,需要制定科学的制度有序管理。

  2007年,江门市第一个志愿服务制度文件《关于规范使用江门市义工联合会标志及有关用品的通知》出台,对江门义工的标志及有关用品进行了规范和统一。

  随后,江门市义工联先后出台和修订了《江门市义工(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规范》《江门市义工(志愿者)培训管理制度》等30项规章制度,从社团管理、会员注册培训、服务要求、对接转介、表彰激励、财务制度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的活动流程。

  制度化需依靠信息化落实。目前,江门已建立起江门义工(志愿者)证、义工信息管理系统、义工APP、义工微信端“四位一体”的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志愿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从志愿者的注册准入、志愿活动的发布、志愿时数的记录到志愿回馈激励,都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以志愿者注册为例,江门在全国首创性地与个人社保卡数据系统对接,实现注册志愿者实名认证,志愿服务数据信息与社保卡数据互联互通。与以前不同,要正式成为注册志愿者,不仅先要在线上进行实名登记,之后要进行培训和参加志愿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记录培训时长及服务时数,所属机构管理员转正审批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注册志愿者,才能申请办理江门义工(志愿者)证。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