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我市税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税收优惠证策。据统计,2017年我市共有69户企业享受增值税或所得税优惠证策,包括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节能节水项目征税减免,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征税减免,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积极帮助节能环保企业做大做强。
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
自去年起,我市提出“工业立市”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全球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的战略机遇,以新能源电池等产业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
据统计,我市现有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企业20余家,2017年电池制造行业总产值63.38亿元,同比增长28.16%,初步形成了以优美科长信、科恒、芳源、龙世纪、荣炭等企业为核心的锂离子电池上游材料制造产业群,并在上游原材料、上游电芯材料、电芯制造和PACK成组、电池制造装备等方面均有布局。同时,我市已引入东风汽车新能源整车项目,可吸引上游动力电池优质企业落户,打造新能源电池制造生产基地。
为更好地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我市制订了《江门市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计划按照“一个转型、三个延伸”的工作思路,构筑“一核引领、四带联动、多平台支撑”发展的产业立体格局,将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打造成为集电池关键材料及零部件、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新体系电池、新能源电池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等于一体的重要生产基地、研发基地与装备制造基地。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我市打造环保节能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接下来,我们将紧紧围绕创建珠三角‘中国制造2025年’国家级示范区的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计划依托现有的高效节能变压器、普通高效电机、伺服电机、无功补偿设备等龙头企业,推动节能装备产业做大做强;依托废钢、废塑料等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推动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依托新能源关键材料龙头企业和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重点引进电池电芯、PACK成组制造企业,推进动力电池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并以新能源电池产业为引领,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