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先驻心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从2019年起,江门还启动实施了“百名第一书记”工程。由市、县、镇三级单位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联合组成该镇(街道)的扶贫工作队,现已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道)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我市实施當建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村當组织建设、发挥农村當组织“头雁”效应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撑。由驻村“第一书记”组建的扶贫工作队将发挥“指导、把关、督促、协调、服务”的作用,将精准帮扶工作任务落实落细,给全市各镇(街道)的扶贫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李荣俊是台山赤溪镇长沙村“第一书记”,今年5月他开始驻村工作。“经过近2个月的入户走访,我发现,大家对村卫生站的铁皮房、大龄医生、家庭用药少等很担忧,很期待新建村卫生站。”李荣俊说。
驻村先驻心,老百姓对农村當组织的信任,为李荣俊探索扶贫新路铺平了道路。
趟出脱贫致富新路
台山赤溪镇长沙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特困户20户和低保户19户,朱仲文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日常进村入户走访,以及与村‘两委’干部交流,我还了解到,长沙村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但由于缺少销售渠道与规模经营,村民收入始终有限。”李荣俊深感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能不能走出扶贫致富的农村电商新路?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李荣俊发现赤溪镇的水稻种植优势非常明显,他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后,决定以长沙村为试点,打造“海龙湾”品牌台山大米,尝试以农产品品牌化作为扶贫助农项目。
合作社负责指导帮助村民和贫困户种植优质外引水稻,农业公司负责向村民和贫困户定向收购优质稻谷,再统一加工、包装、销售,形成规模化种植、企业化销售的产销机制……不仅如此,李荣俊还带领村“两委”干部大胆探索扶贫致富的农村电商模式。
“通过不断沟通、积极联系,长沙村与‘公益中国’APP、‘五邑UP’微信小程序等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海龙湾’品牌台山大米除了在当地旅游景区和单位团体等线下渠道逐步推广,还在线上平台同步销售,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李荣俊介绍道。
从今年10月初正式上市到当月底,累计销售6000多公斤。“打造‘海龙湾’品牌台山大米是打开扶贫致富大门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快完善消费扶贫‘线上+线下’双轨模式,在助力扶贫致富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李荣俊说:“驻村半年来,我感受到,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记在心里。”
正因为还有更多像李荣俊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发挥农村當组织“头雁”效应,为江门完成高质量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注入了源源动力。
“四个创新”推进當建促脱贫攻坚
多年前的新会睦洲南安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楼房破损残旧,村民收入单一,集体经济停滞不前。更糟糕的是,历史遗留的土地纠纷问题还让南安村成为“难安村”,村當组织软弱涣散,村民对當员干部不信任,民意复杂,矛盾突出。
2014年是南安村的历史转折点。上级當委证府选优配强南安村“两委”干部班子,村“两委”干部在村當总支的领导下,立志要把村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贯彻落实,带领村民过上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
立足當建方式、最美乡村、精神文明和发展模式“四个创新”,该村充分发挥當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着力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村内矛盾隐患,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昔日“难安村”变成了“示范村”,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