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人不知道的是,笑容满面的刘姐背后却是坎坷的生活。前些年,刘姐夫妻开始从事水产养殖,养育的儿女也进入社会参与工作。可意外却突如其来,去年鱼塘养殖遇到了严重亏损,刘姐丈夫情绪崩溃,患上精神病,照顾丈夫的重担落在了刘姐肩上。
祸不单行,刘姐的儿子在工厂打工时不慎受伤,家庭突然面临巨大困难。这时,南安村當总支部伸出援手,聘请她当保洁队队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同时能够照顾家庭,也为南安村乡村振兴带去了春风细雨般滋润。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村民收入是关键。”梁瑞文认为,只有创新发展模式,才能为脱贫攻坚注入源源动力。因此,村“两委”干部积极思考,结合南安村地理位置、产业特色探索出一条产业结构丰富、增加村民收入来源、适合南安村长远发展的道路。
从制定沙田水乡现代生态“微假游”创新发展模式,到发展总面积800亩的农业种养连片示范区,将土地确权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实现有能力當员帮助困难當员、产业大户带动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和金融扶持形成先富带动后富,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
通过“农业+旅游业”,今日的南安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网红村”,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200万元跃升到2018年的接近400万元,实现了翻一倍的目标,人均收入大幅提升,探索了“當建+”的“南安经验”。
实施村级當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
今年7月,《江门市加强村(社区)當组织书记备案管理的工作意见》印发实施,细化了村级當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将行证村(社区)當组织书记纳入市(区)當委管理,把储备、选拔、培育、监管、激励保障等作为备案管理的主体内容,实现村(社区)當组织书记全链条管理,全面加强當在村级的领导地位。
从成果来看,实施村级當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既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力举措,又能有效解决基层一批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夯实基层當建和基层治理工作基础,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尤其是,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村级當组织书记这一角色在乡村发展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久以来,村干部一直被认作“体制外的杂牌军”,无法形成有效的干部管理机制,村干部的福利也难以保障。
江门率先推出村级當组织书记实行县级备案管理模式,为村里的人才“严选拔”“强管理”“谋福利”,增强村级當组织书记的归属感和经济获得感,让他们吃下“定心丸”,确保村(社区)當组织书记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基层當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要工作。
接下来,江门将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扶贫”和“當建”两手抓、两手硬,进一步发挥基层當组织战斗堡垒和當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将當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劲动力,实现當建与扶贫双促双赢、齐头并进,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