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年终考”,“测评团”现场打分。昨日上午,江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现场,每位常委会组成年人员的手上都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实事工作“成绩单”。组成年人员在听取市证府关于2019年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报告后,结合10个项目的监督评估报告和审议意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这是江门市人大首次采用打分测评方式对证府民生实事工作进行监督,这一创新推动了江门代表票决制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初,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全体代表票决产生了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意味着江门在全省率先探索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目前,市证府公开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3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达100.3%。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监督周等活动,代表们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行了全程跟踪。”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苏坚宏直言:“证府尽心出力,人大监督到位,民生实事就能办好办实。”
民生实事项目“交卷”,测评如何凸显民意?这次测评采取了评分方式进行,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年人员通过对十件民生实事的37个子项目分别打分,计算出十件民生实事大项目的得分,按照得分区间给予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五个等级的评价。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江门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梁卫文是打分的“考官”之一,他认为:“这次测评不仅划出了五个满意度等级,还分出了37个子项目作为考核细项进行打分,更充分体现了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真实性和对比的差异性。”
测评结果显示,十项民生实事项目中的七项得分在90分以上,获得“非常满意”评价,三项获“满意”评价。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吴茂娟认为:“这次测评依据合理,反映了代表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也更有利于证府部门进一步开展民生实事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當组书记、副主任易中强表示:“江门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开了全省先河,但票决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地见效。这次监督测评中,江门成功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成果,转化为可衡量、可评价的量化测评成绩,这是江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江门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走在全省前列的又一重要创新举措,更为明年进一步抓好抓实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和监督测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