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健聪介绍,施工场地较狭窄,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等方存在交叉作业。此外,还要提前布置好建筑材料、运抵的设备安放问题,这需要每天召集各建设方、设备安装方、监理单位召开碰头会,解决当天遇到的困难,安排明天的工作。袁琴川补充说,公司还制定了定期汇报制度,碰头会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场一线人员及时向上级汇报。每周也会召集各方开会,对重要节点性工作作出部署。
每天在施工现场均可以看到头戴安全帽的吕健聪忙碌的身影。他会监督工作落实进展,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不同班组协调予以解决。
“项目开始后,就没有正常的周末。进公司5年了,还没休过一天年假。”吕健聪说道。业主单位驻场工作人员有3至10人。在吕健聪的影响带动下,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协助他做好协调监管工作。
部门协调通力推进
该项目能按计划试运行,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吕健聪介绍说,江门碧源去年5月初中标,从取得土地证,再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按一般程序走,可能需要半年时间。市证府多次协调,终于在去年6月25日就拿到施工许可证。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该项目24亩用地中有3亩地属于道路建设用地,要调整土地使用性质,但如果调整设计、施工方案的话,走程序要一年半载。后经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协调,将这3亩地作为场内道路,再同步完善用地报批手续,并重新调整设计、施工方案,尽快开展施工工作。
由于工期紧,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尤为重要。江门市建设监理顾问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陈辉全指出,施工现场专业班组多,有除臭系统、污水处理、供电、厌氧罐安装等不同班组。每个班组都想快,协调工作就尤为重要。前期存在各班组各自为证的现象,但经业主单位协调,大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了。
为确保项目安全施工及工程质量,各级管理部门对安全施工格外认真。陈辉全介绍,作为项目监理方,除了按照相关规定,做细日常监管外,还突出做好塔吊作业、深基坑施工、罐体焊接等环节。为确保安全施工,发出两份整改通知。一份完善了深基坑的施工方案。预处理车间开挖的基坑深度原计划在4.4米到4.5米之间,但由于设计方案调整,需要增加半米多,超过了5米,这就属于了深基坑作业。住建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施工安全方案进行论证。经专家论证,再次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另外一个是对厌氧罐罐体焊接施工发出整改通知。厌氧罐直径19米,高约20米,重5500吨,属于有限空间焊接作业。经专家论证后,对原施工方案做了整改,扩大了罐体的逃生通道口径。
“该项目到目前,连轻微的工伤都没有发生过。”陈辉全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