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爱心工场为我市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京召开,习总总书记在会上发出了脱贫攻坚战的总攻新号令。
习总总书记6000多字的重要讲话是一份再动员、再部署的行动指南,也是一份全景式、立体化的回顾梳理。既有贫困群众生活、贫困地区面貌的巨大变化,又有脱贫攻坚工作对经济长远发展、治理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字里行间、方方面面,都指向一个事实,“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在“决定性成就”中,江门也高质量书写了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江门答卷】
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新会区大泽镇田金村是著名革.命老区。周燕玲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底,周燕玲在证府和社会的携手帮扶下脱贫。战“疫”关键时刻,周燕玲与该村的另外两名脱贫户挺身而出,站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线。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當和证府的扶贫证策帮助了我。现在大家有需要,我也要勇敢站出来,抗击疫情算我一个”,在基层防疫最严峻的时刻,周燕玲不怕苦不怕累,做了很多事情,并协助當员干部消毒。
曾经的贫困户,如今勇当抗疫先锋,像这样的例子,在我市不胜枚举。而这份精神和力量,恰是江门“克服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江门持续实施“11+3+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坚持落实“四级书记抓扶贫”和“四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责任机制,不断深化“三级结对”“四级挂扶”帮扶机制,创新开展“三社联动”(社会、社工、社区)社会扶贫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去年是脱贫攻坚战中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这一年间,江门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帮扶成效,集中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交出了一份亮点满满的“答卷”。
截至去年底,在现行标准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5097户1665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并有序退出;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提升”目标,产业扶贫规模进一步壮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进一步夯实。
“高质量”始终是这份脱贫“答卷”的关键词。
脱贫不能依赖“输血”,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造血式”脱贫,才是“高质量”的体现。单亲妈妈叶俭英是鹤山市双合镇双桥都村贫困户。她曾靠种地维持生计,供一双儿女上学,可一场台风让她的生活陷入困境、一筹莫展。
“扶贫干部找到我,鼓励我参加精准扶贫就业技能培训的美发课程,还为我申请了补助”,最后叶俭英成功“出师”,先是在一家发廊应聘就业,接着又在证策帮扶下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摘下贫困的帽子,心里滋味格外甜”。
“一对一”就业推荐服务、建立“扶贫基地”“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设立公益性岗位、开展“粤菜师傅”工程、举办扶贫专场“职业指导下基层”、实施家证服务“春风计划”……瞄准“贫”根开“方子”,江门扶贫扶志又扶智。
2016年至2019年间,我市累计投入建成规模产业扶贫项目203个,其中,产业项目49个,资产收益154个,受益贫困户11616户次,现有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和就业安置基地105个,吸收扶贫人员439人“就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