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工作人员为逝者家属代献鲜花。

  工作人员为逝者家属代献鲜花。

  “献花、鞠躬……”昨日上午,在江门长青墓园,志愿者和陵园工作人员依次走进墓区,向墓位敬献鲜花并鞠躬,向长眠在墓园的全体逝者寄以哀思。

  据了解,由于疫情期间暂停清明祭扫,市民证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普法办,在清明节前夕举办鲜花代祭公益活动,为市民免费提供鲜花代祭、挂黄丝带等服务,满足广大群众清明节祭祀的愿望。

  代献鲜花追忆逝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鲜花代祭慰逝者。活动当天,全墓区树木上挂满了象征着思念的黄丝带,工作人员身着统一服装,缓步前行,向全体逝者敬献花篮并诵读祭文。随后工作人员将一束束黄菊花轻放在一座座墓前,代为表达对逝者的缅怀,整个过程显得庄重安详。该园1.5万多个墓位,在今年这一特殊时期,因一束黄菊花更显宁静、庄重和肃穆。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我市暂停公墓现场祭扫,为了满足市民群众缅怀逝者的需求和心愿,市民证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普法办,举办了“文明追思念先人,携手同心战疫情”为主题的鲜花代祭公益活动。

  “我们共准备了5万余枝菊花,向每个墓位敬献菊花3枝,并向壁葬区、绿色殡葬纪念墙、公益树(花)葬区分别敬献了大鲜花篮。同时,在龙泉区喷水池放莲花灯,骨灰寄存楼前长廊敬献60个大鲜花篮,并对全墓园区树木系上代表思念的黄丝带5万余条。”江门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张舒介绍,通过代家属向逝者敬献鲜花,既弥补了家属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表达对逝者的缅怀,同时也倡导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祀新风。

  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爷爷,您好吗?今年清明不能去看您,我心里很遗憾,但也难得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述说我对您的思念,我很想您……”在长青墓园寄语墙上一个树叶型的纸条中,一个孩子向爷爷表达了自己的思念。清明期间,不少市民选择通过书写寄语等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据工作人员介绍,清明期间,市民可通过致电江门市殡仪馆,或以短信形式将对先人怀念、追思的寄语发送给江门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会将内容写在小卡片上,并贴到馆内追思墙上,寄托思念。如今,寄语墙上已经贴满了市民对故人的思念和祈福。“从3月27日起,我们就陆续接到不少市民委托代写寄语的来电,目前已经代写了200余张。”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为避免疫情期间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我市除了全面开展鲜花代祭公益活动之外,大力倡议市民居家追思、网络祭祀、书写寄语等文明祭祀方式寄托哀思。

  “市民可用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实现‘云祭扫’,也可通过寄语的形式缅怀逝者,传递思念之情。”市民证局副局长黄海见表示,通过网络追思等文明、绿色安全、健康的祭祀方式来缅怀先祖、寄托哀思,既能让公众安心居家又做到了绿色环保,是疫情防控下的创新举措。“清明节的核心是传统‘孝文化’,缅怀先人不必拘泥形式,心存感恩才是真正的节日精神。”黄海见说。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