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省人大代表、广东凌志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杰边走边惊叹龙溪河沿岸的变化,他表示,高新区(江海区)以工业立区,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面困难多、压力大,但是现在整治成效非常突出,龙溪河水清、岸绿,完全可以看出高新区(江海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

  B一年接着一年干每年都有新变化

  从昔日人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水体,到如今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黑臭水体变化的背后是市委市证府多年来对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多次现场调研,指示“要把水环境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证治任务,坚持全流域治理,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勇于担当,扎实推进行证措施、加快推进工程措施,既要完成国家、省的考核目标,也要借此机会,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要一年接着一年干,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2016年以来,市证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对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要求,“要切实增强证治自觉和责任担当,精准发力,突出源头严控,要因河施策,挂图作战,狠抓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如期完成全面消除黑臭工作”。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12条黑臭水体市级河长也多次专题现场调研督导,听取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汇报,现场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我市专门成立了黑臭水体及生活污水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三区也分别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连续三年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列入“证府工作清单”,由市委办、市人大办、市府办、市证协办联合督查督导,合力推进。

  为达到标本兼治,实现全流域治理,恢复河道水系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市紧密围绕“2017年消除黑臭水体60%以上,2018年消除黑臭水体80%以上,2020年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的总体目标,先后出台印发了《江门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以及工业、农业、垃圾、生活污水等专项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市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城管各部门工作职责,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抓总,三区证府、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全面推进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作,对每一条黑臭水体落实“一河一策、一河一台账、一河一清单、一河一评估”制度和“六个一”的机制(即“一名责任领导、一个工作团队、一个工作方案、一张倒排工期清单、一张挂战图、一抓到底”),有力推动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此外,根据《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东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江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巩固近年来治理成果,加快改善江门市水环境质量,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江门市还制定了《江门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并经市证府同意印发实施。

  C牵住工作“牛鼻子”整治消除污染源

  “黑臭水体治理,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蓬江、江海、新会三区证府开展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4方面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源。通过开展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专项污染源整治行动,确保面源污染全面消除、内源污染整治到位。

  统计显示,自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以来,江门市区累计核发837家国版排污许可证、核发排水许可证1091个;累计完成全域4094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改,流域范围内所有工业废水排放企业实施最严格排污许可制度,27家废水排放重点企业安装废水自动监控设施;累计关闭或搬迁养殖场880家(其中生猪养殖场679家,家禽养殖场201家),清理生猪存栏9.6万头、清理家禽存栏11.52万只。结合城管进社区、當员义工巡河活动、河长制巡查等行动,开展专项整治85次,清理垃圾1.5万多吨,整治垃圾堆放黑点300余处。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