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昨日,记者从市河长办了解到,广东省2019年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结果于7月20日正式公布,依照考核方案,经省综合评定,全省各市2019年度考核等次均为“良好”以上。其中,我市以全省排名第一的成绩获评“优秀”等次,这也是我市连续第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固基础,强监管、求创新,全面实施“让五邑河更美”大行动,扎实开展“清四乱”“五清”专项行动,高标准推进碧道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等工作,积极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效”。2018年,我市在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研究班上作专题经验介绍;今年5月,我市获得国务院对2019年河湖长制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督查激励,是全省唯一获此项激励的地级市。

  2019年完成突出问题整改7629项

  据介绍,2019年我市各级河长认真履行河湖综合治理责任,市级河长全年巡河141人次,县级河长巡河1399人次,镇级河长巡河31970人次,村级河长巡河73564人次。去年我市以“三个清单”(月度水质清单、工作清单、问题排查清单)制度继续推动工作落实,河长巡河发现问题7938个,完成突出问题整改7629项。

  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在“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中,共投入7834万元,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1400宗,清理河道漂浮物15.04万吨,清淤疏浚1064公里,4100多公里河道全部实行常态化保洁清漂管理。同时,全部完成列入省整治范围的377宗重要河湖“四乱”问题、列入市整治范围的459宗侵占江河湖泊违法违规建设问题,整治销号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此外,在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中,2019年全市完成了34条、1108公里河道管理范围的划定工作,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805公里任务。

  据悉,去年我市强力推进41条重点支流综合整治,启动实施堤防加固、清淤、污染源治理等系列综合治理工程,其中鹤山市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碧道建设方面,2019年底我市完成了9公里省级碧道试点江海城央绿廊和90多公里市级碧道试点的工程建设。

  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和通报排名

  为确保全市河湖长制工作资金有来源、奖补有重点,建立长效稳定的财证保障机制,我市专门设立潭江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2019年共落实8000多万元。同时,去年我市继续通过第三方社会机构暗访巡查及设置河长制水质监测点,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和通报排名,督促河长主动管水治水。

  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两级的河长制工作年度述职制度和以水质指标为重点的河长制考核奖惩机制,对水质考核不达标的6个县级河长、9个镇级河长进行了约谈问责。记者还了解到,我市还积极构建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纳入水利工程安全、水污染源治理、河道水质改善、湿地园林管理等有关信息,实现一张图综合监察河长制湖长制有关内容,推动各方面数据互联互通,是全省第一个实现省市县三级河长制管理平台数据对接的地级市。根据我市河长制水质考核断面监测数据,150个自设市级河长制水质监测断面的优良水体比率同比上升21.0%,达标水体比率同比上升19.6%,水质持续向上向好。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