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伴随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a href=http://www.kmmxsc.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江门</a>站即将通车运营,一座现代化的珠西枢纽新城将快速崛起。

  伴随着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即将通车运营,一座现代化的珠西枢纽新城将快速崛起。

  以300米南湖地标塔楼为最高点,开敞的“站—湖—山”景观带一览无遗,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乘坐高铁汇聚于此,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客厅”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珠西枢纽新城的未来景象。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当前,江门正以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为定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珠西枢纽新城,既是对城市格局和价值的重塑,也是我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要。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

  近年来,从曾经的“南新区”到如今的“珠西城市客厅”,从最初的疏导老城区人口到如今的珠西门户担当,我市紧紧围绕“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定为,全力建设珠西枢纽新城,统筹布局了一批高质量的商务、医疗、教育、文旅、科创等服务配套项目落地。可以预见的是,一座宜创、宜居、宜商、宜业,对接大湾区、辐射粤西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即将在湾区崛起。

  文/叶田图/周华东

  过程

  从“南新区”到“珠西城市客厅”

  回顾珠西枢纽新城的规划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10多年内经历了4次的修改和完善。

  随着新会主城区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旧有的城市支撑体系逐渐不堪负荷。城市需要向外扩展,需要增强吸引力,需要增加在教育、医疗、商业、服务、公园绿地等方面的投入。

  基于此,2003年的《新会区南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将“南新城”定为为城市未来之核、商业金融中心、现代文化休闲中心、交通中心、大型居住社区。

  2009年的《新会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新区”规划定为是生态宜居示范区、银洲湖产业区服务基地。

  2016年的《枢纽新城规划思路》《枢纽新城概念方案》,首次提出了“枢纽新城”概念。珠西枢纽新城定为是承担珠三角西入口交通中心、珠三角产业与服务向粤西过渡、为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银洲湖轨道及先进装备制造业配套服务、构建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区等职能。

  2018年的《珠西枢纽新城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珠西枢纽新城定为是珠西GAZ(中央活力区)城市客厅、江门南部公共中心,主要包括文化地标、宜居社区、商旅服务、交通枢纽、先进装备交流窗口、科创孵化等功能。

  从最初的4.29平方公里到18.8平方公里,再扩展到如今的188.38平方公里,珠西枢纽新城变化的不仅是规模面积,更是从“新会城区核心”到“珠西城市客厅”的转变。

  在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刘建新看来,珠西枢纽新城的规划建设共经历了“以产聚城”“以站兴城”“枢纽成城”三个阶段。

  刘建新表示,从整个大湾区发展战略来看,珠西枢纽的站线规模排在全省第四,按照省对我市“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的定为,珠西枢纽新城的规划不能按照常规的概念来设计,而是要充分发挥江门作为珠西门户城市的优势,强调产业支撑,产生服务交流,从辐射大西南的战略角度来谋划。

  结构

  “T轴、一核、七片区”

  珠西枢纽新城位于新会区主城区南侧,区域总占地面积18.35平方公里。其中,枢纽新城核心区范围约2.7平方公里,以江门站为中心,东至轨道交通产业园,南至厚德路,西至启超大道,北至南湖路。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