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江门市中小学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弘扬劳动精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小学生在表演皮影戏节目。
学生现场展示瓜雕技艺。
学生们一个个全神贯注,挥动着手中的刻刀,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山水、花朵等反映传统文化的图案雕刻在西瓜、胡萝卜等食材上;一张张普通的彩纸,通过学生们用心剪、拼、帖后,变成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近日,江门市教育局在农林双朗小学举办了江门市中小学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展示活动。来自我市四市三区的12所学校,向社会各界展示了自身办学底蕴和劳动教育成果。活动现场,我市30所学校被授予成为首批“江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6所学校成为首批“江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现场:12所学校展示劳动教育成果
活动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琳琅满目的证书和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有构思巧妙的LED台灯收纳盒、高速运转的3D打印技术设备、各式各样的陶艺制作成品……
上午9点15分,伴随着马达声的响起,两辆外型奇特、小巧玲珑的蓝黑色汽车机器人缓缓驶入场地,在几位学生的控制下,机器人将地面上不同类别的垃圾精准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引来来宾们的阵阵赞叹。这是由江门一中机器人兴趣小组带来的最新成果“垃圾分类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电力驱动,目前处于研究的中级阶段,操作过程有一半需要人工控制,下一步等我们安装好红外线和距离传感器后,就可以实现全智能化运作。”该兴趣小组的学生阿俊自信地介绍。
在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展位上,摆放着多个不同类型的西瓜雕刻作品,有“月季花瓜”“玫瑰瓜”“莲花瓜”等。坐在一旁的小陈正捧着西瓜用心雕刻,记号刀、剪刀、壁纸刀等工具在他手中来回切换。“雕刻是我们烹饪专业的必修课,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专注,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感,如今我是雕刻小能手了,完成一件作品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小陈自信地说。
在舞台表演区域,农林双朗小学学生们带来的皮影戏节目让记者印象深刻。“快,鬼子来了!”“快去告诉八路军,告诉乡亲们!”……经典剧目《抗日英雄王二小》正在表演。幕前,一个个人物剪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幕后,小小操纵杆在学生们的手中来回扭动,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记者留意到,12所参展学校囊括小学、中学、中职、技校,每所学校各带来1到5项优秀劳动教育成果,体现了我市新时代劳动教育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现状:
多方融合
促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此,江门市教育局迅速探索出适合江门本土发展的劳动教育方法: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美育、心理教育深度融合,同时融入本土传统特色,实现知行合一。据悉,今年3月,我市还专门成立了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10月份评审出首批“江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55所、首批“江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30所、首批“江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6所。
据了解,我市各学校逐步探索出自身独特的劳动教育经验。例如,农林双朗小学探索出了“1+5”劳动教育双朗经验,即把“1”(劳动教育)和“5”(全面育人、传统文化、创新教育、学科教育、素养评价)融为一体。“践行‘1+5’双朗经验,目的在于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方式,培育时代新人。”农林双朗小学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