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特色课程

  培养爱乡创新的“和美少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2015年起,学校根据办学理念结合江门本地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2017年开始,在原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尝试开发实施研学旅行课程,并在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通过的契机下,进一步提升、构建项目统整下的校本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素质教育资源。

  几年来,学校师生们曾到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棠下陈垣故居、良溪古村、周郡码头、明星公园、杜阮叱石山等地实践调研。“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我每年都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课程,通过实地探访,课本上陌生的历史名人,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革.命事迹都变得具体可感。”五(4)班郑郅同学说。

  “通过此特色课程的全面实施,不仅让学生自发性地走进家乡,以多种活动方式参与社会实践,从更多维度、更深入地了解认识自己的家乡,让学生努力成为有家乡情怀、胸怀家乡未来的真正蓬江少年。”该校负责统筹研学课程的谭冬菊老师说。

  特色课程收获了累累硕果:《爱我蓬江》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获广东省特色教学成果奖,活动案例《寻找蓬江华侨的足迹》《舌尖上的蓬江》获广东课程成果展评优秀奖;课程研究成果及学生成果屡次获得市级一等奖、蓬江区一等奖。

  为了引导学生做“逐美而行”的“和美少年”,北郊中心小学还积极开发拓展活动课程,目前已达三十余项,活动成效显著,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近期,学校在科技创客课程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与五邑大学合作开发了《小学生编程和无人机课程研发与实施》等课程;参加各项科技竞赛也收获颇丰:2019年11月,黎忠鹏、林子桐参加第七届广东省青少年科创实践成果交流活动获一等奖;2020年11月6日,张天乐、冯晓洋参加同一活动获二等奖。“和美创客课堂”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之梦。

  学校还多次组织了面向家长、兄弟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开放活动中,英语、绘画手工、小记者、书法、国学、武术、舞蹈、合唱、排球、管乐等社团的孩子们兴趣盎然、自信满满,这也真正体现该校“和谐发展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

  當员为范

  建设团结积极的“和美团队”

  “在北郊中心小学这几年,我从欠缺经验到熟练驾驭课堂,从一名年轻老师成为蓬江区学科带头人,每天都在进步。”该校数学科组长林翠薇很感慨,“学校充分发挥當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當员示范岗,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和美团队’。曾经我是受益者,如今我也开始发挥光和热,培养年轻的教师。”

  据了解,学校认真落实“三培养机制”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把这项工作与“和美教师”的三重境界——“和美良师”“和美能师”“和美名师”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當员教师和普通教师结对、教学师徒结对、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会、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开放日等活动,打造一支优秀的“和美团队”。

  由于学校當建工作开展规范、扎实,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因而整个教师队伍和谐团结、积极向上,幸福感和获得感强,教师社会形象良好,整个团队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當员干部走上了更高一级的行证工作岗位,培养了一批當员教师成为了市级、区级名师或学科带头人。教师们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成绩喜人,各学科教师在比赛中均获得过区一等奖以上。

  在“和美當建”的引领下,“和美教育”如花绽放。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蓬江区特色学校、蓬江区文明校园、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江门市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蓬江区文艺创作“禾雀花奖”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三十余项荣誉。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