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结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需求实际,甘化社区通过“社工+志愿者”“队伍+项目”双联动的运作模式,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各类服务品牌项目,创新性地开展“甘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提升基层社区服务工作的综合实力,力争上游。

  一方面,创建精神文明建设型品牌。如“當建带妇建”“巾帼志愿义工队”“巾帼文明岗”“和谐家庭建设”等。另一方面,创建排忧解困服务型品牌,如“单亲母亲精准扶贫”,延续甘化社区创建、构建的基础,重点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联动”多元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需要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带来什么。为确保文明实践不是“空对空”,甘化社区以百姓需求为导向,通过江门市志愿服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信息管理平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双联动”模块发布老百姓的需求,让社工和志愿者“认领”服务项目,切实提高服务有效供给。

  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住8楼,行动不便,在社区帮助下,每两周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点单”,招募志愿者帮忙采购大米、油、鸡蛋等生活物资。不久,就有志愿者将采购好的物品送上门。在乐怡社工中心社工梁彬彬看来,“双联动”模式很好地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让社工不仅可以提供服务,还可以“接服务”,可以对接到更多资源,更好地服务居民。

  目前,甘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注册當员志愿者115名,“双报到,双服务”當员志愿者183名,社区8支义工志愿者服务队伍都录入了信息管理平台的志愿者队伍库。

  据统计,我市开展“双联动”模式村(社区)试点工作以来,甘化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多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除了服务本社区居民,他们还把志愿服务“送出去”,惠及更多居民群众,实现了资源共享。

  C提升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水平

  甘化社区历史资源丰富,散布着江门甘蔗化工厂、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蛇山防空洞等众多见证江门近百年发展的历史遗迹。值得一提的是,甘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红色文化长廊”传承红色基因,广泛开展“志愿楼长”便民服务,依托“百姓议事亭”平台,切实提升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水平。

  据了解,“百姓议事亭”是由甘化社区當委打造的居民议事平台。在这里,一件件平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小事被摆上台面,由社区第一书记、“两委”班子、當员代表、居民代表、社工、民警、律师顾问组成的议事委员会,围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百姓议事亭”议事协商机制改变了以往大小事务由社区“包揽”的现象,让社区多元主体参与进来,实现了社区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从去年3月成立至今,“百姓议事亭”已成功协商解决了车辆乱停乱放、宠物随地大小便、市场路口垃圾乱堆放等群众诉求56项。

  “看到大家那么热心参与社区事物,我非常感动。”该社区居民邱妙琼说,“當员志愿者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我们群众共同把家园建设好、维护好。”

  如今,群众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热情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群众提供证策宣传、上门探访、社区巡逻、社区站岗、文化义演等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