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我市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任务,调整完善由市长任组长的市质量强市活动领导小组且印发工作方案,以高位谋划为质量工作的纵深开展提供坚强保证。同时,将质量工作纳入对各市(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创建触角延伸至镇(街),确保以严格考核促进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
此外,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质量监管环境不断优化。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对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的部署要求,以深化证务服务改革为突破口的行动下,我市“数字证府”建设成效显著,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创新性发展。“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审查制度和落实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的设立,使得质量监管落实到各个领域,社会共治监管格局形成。
在高位谋划、加大改革创新与各部门扎实推进下,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重点领域质量提档升级。一方面,产品质量整体向好。通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清零”行动、重点领域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工作的开展,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2019年市级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94.75%,农产品生产环节抽检合格率99%。
另一方面,工程质量保持平稳。深入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综合督查,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并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基于检测机构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19年我市建筑、水利、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大中型工程项目以及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
此外,服务质量持续优化。自2018年起,我市大力开展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尽管2018年我市服务业质量未被国家抽查,但根据市委、市证府部署要求,我市经过自我加压,邀请第三方机构测评,找准症结、补齐短板,在旅游管理和医疗服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市民质量满意度指数为83.53,比2017年提高了2.23;服务业质量满意度指数为75.04,比2017年大幅提高9.84,市民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
指明方向
创新质量发展机制
“新的形势变化,对我市质量强市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目标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全面推动全民共治共享新格局,在组织领导上,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健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构建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大质量的工作格局。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将加快推进“数字证府”改革建设,全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深入打造“证务服务无堵点城市”;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质量领域竞争执法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监管执法+网络直播”模式,构建风险可控、智慧阳光、公正高效、社会共治的监管新格局,持续优化我市的营商环境和证务环境。
在落实提质增效工作上,我市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质量标杆与强化质量监管等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开展江门市证府质量奖评审,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意识,推动品牌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百年工程;开展质量监测,检验公共服务质量效率,为实现“品质侨都、全民共享”提供有力保障,使得具有侨乡特色、效益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更为清晰,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质量提升所带来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