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跨海桥梁选址位于珠江口西部,海洋环境复杂,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区域之一,且两座斜拉桥分别跨越5万吨、3万吨、3000吨航道,通航条件复杂、防撞等级较高。因此,跨海桥梁在修建过程中,要解决台风正面袭击、超宽海域船撞、超强浪流冲击、海洋腐蚀严重和超厚淤泥覆盖等五大技术难点。”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说。

  T5合同段负责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施工,该标段项目副经理杨小兵告诉记者:“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高度都将超过250米,打桩深度超过100米。我们在每个主墩点都布置了3台国内先进的TR580旋挖钻机,单台造价逾千万元。另外,全面动工后,我们全标段将会投入近千人,预计明年6月完成承台建设,2022年底实现主塔封顶。”

  黄茅海跨海通道从设计阶段就融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要求,确保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可抗17级台风。施工过程中还将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装配式安装等现代建造技术,减少海上作业工序、时间及人员。

  C

  增强大广海湾

  经济区吸引力

  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不仅打破了珠江口西岸原有的交通格局,更让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发展迎来新机遇。

  目前,从经济总量、产业层次看,珠江口西岸与东岸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如果从发展空间看,珠江口西岸则明显大于东岸。其中,仅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规划面积就有3240平方公里,且土地开发强度不超过10%。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更是直接打通大广海湾经济区的“生命线”。

  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说明了国家和省对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重视和看好。“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对江门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将增强大广海湾经济区对重大项目的吸引力。”他说。

  “港珠澳大桥实现了香港—珠海—澳门的连接,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会让珠江口东岸对珠江口西岸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原主任丁力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大引进超大型产业项目和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将为江门实现经济大发展创造难得的契机。

  记者了解到,省委、省证府在推进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的同时,围绕“大桥经济”在珠江口西岸规划建设了一个大规模的高端产业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目前该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已得到中央湾区办的重视和支持,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下一步,将全力培育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努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我市也将聚焦建设“一极点两片区”,增强大广海湾区蓝色发展动力,面向全国、服务港澳,突出海陆统筹、港产联动,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向海发展,实现蓝色崛起。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