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盼,证之所向。
省委、省证府对此高度重视。
2019年8月,本项目增列入《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成为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多次强调,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西拓的重要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和粤西地区加快发展意义重大,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建设。
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多次前往施工现场,督导属地证府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落实项目用地、用海报批和交付,以及开工场地、道路和码头建设等各项工作。
守正创新者进,
知常明变者赢。
谋划建设之年遇上新冠肺炎疫情,
为了确保项目如期动工建设,
各级各部门锻造“铁肩膀”,
拿出敢担当善作为的勇气和决心。
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摄
2月13日
黄茅海跨海通道获批立项;
2月17日
签订江门市征拆协议;
2月28日
项目通过初步设计评审;
7月20日
项目通过施工图设计
……
这一系列工作,
极大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迎风破浪,砥砺前行。6月6日,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者们豪情万丈,打下第一根钢管桩,项目正式开工,比原计划提前180天。从2018年底谋划建设,到仅筹备一年半时间就实现开工,再到半年后全线动工“大干一场”,黄茅海跨海通道创造了重大跨海工程建设的新速度,彰显了广东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建设世界跨径最大三塔斜拉公路桥
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超大斜拉桥2座,其中高栏港大桥拟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00米;黄茅海大桥拟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摄
其中,跨海桥梁部分优选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弧形线位方案。主桥塔柱则结合中国美学和西方极简文化,以及“圆”“柱”景观造型元素,创新采用纤腰型独柱式形式,外形简洁、动感柔美,与黄茅海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地标性建筑。
“跨海桥梁选址位于珠江口西部,海洋环境复杂,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区域之一,且两座斜拉桥分别跨越5万吨、3万吨、3000吨航道,通航条件复杂、防撞等级较高。因此,跨海桥梁在修建过程中,要解决台风正面袭击、超宽海域船撞、超强浪流冲击、海洋腐蚀严重和超厚淤泥覆盖等五大技术难点。”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说。
T5合同段负责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施工,该标段项目副经理杨小兵告诉记者:“黄茅海大桥中塔和西塔高度都将超过250米,打桩深度超过100米。我们在每个主墩点都布置了3台国内先进的TR580旋挖钻机,单台造价逾千万元。另外,全面动工后,我们全标段将会投入近千人,预计明年6月完成承台建设,2022年底实现主塔封顶。”
△黄茅海跨海通道效果图。
黄茅海跨海通道从设计阶段就融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提出了全寿命周期建设要求,确保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可抗17级台风。施工过程中还将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装配式安装等现代建造技术,减少海上作业工序、时间及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