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浴室勾引父亲 父亲和女儿全经过日记
父亲因病于九年前离开了我们,一向身强力壮的父亲,突然就走了。他走的时候,满头黑发,没有一根白发。
母亲说起父亲,是因为明天我们又要去旅行。每次当母亲享受在她认为的享受中,她就会想起父亲。
“苦了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日子好了,他不在了。”
“若他在,他的闺女会带他看多少美丽的风景。”
包着饺子,母亲流泪了,她不断用衣袖擦着眼睛。我竟无言以对,也不由暗自神伤。
我的父亲,从小母亲就死了,生在农村,没条件接受多少教育,因此没有多大的能耐,也没有光辉的业绩,他只是中国亿万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值得写出来的很多很多。父亲一生勤勉,用他一双勤劳的双手,不知疲倦地劳作,尽心尽力培养两个女儿读书,将他们培养出家乡,培养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我永远忘不了父亲那双手,由于从小开始的长期以来的体力劳动,他的手指很粗,并且伸不直,指甲缝和手指的肉纹间布满了永远洗不掉的顽渍。那是一双苦命人的手,那双手曾经让我很难过,如今回忆起来,仍然心痛。
刚才包饺子时,母亲还说起父亲的手,说他那双手,粗活细活都行。我上的高中,离家三百里,高一开学前的暑假,父亲一直在忙活,给我准备行囊。走的时候,他送我去的学校。这三百里路,要转两三次长途客车,带着他为我准备了一个暑假的行囊:一个他自己打的木头箱子,我放书和衣服;一大卷被褥,其中有他为我缝的羊皮褥子。还有母亲花了二十天,每天晚上在锅里为我烤的馒头片。
最底层的家庭条件,但是我吃得饱穿得暖褥子在宿舍里是最厚的。
直到我上大学,父亲仍然送我去,来回的路费,对于我的家庭,是在意的,但是他更在意我的安全。大一第一学期,父亲带着妹妹送我上大学,别人的家长带着孩子在饭店吃饭,而我们父女三人在学校食堂吃;别的家长住酒店,我妹妹和我挤在我的床上,父亲则住在学校安排的男生宿舍。我现在仍然隐隐记得,那时因为虚荣心作祟,我觉得很丢人。当这么多年过去了,下饭馆住酒店于我已不再是问题时,我才明白那时所谓的虚荣和自尊心有多么可笑;我才明白我那时其实应该骄傲应该自豪。
妹妹与父亲在学校住了几日,期间带我去买了随身听——学长说必须买,学英语要用。父亲没有说买便宜的,他让我一定挑个中意的,后来我发现,我的随身听在我们宿舍是最好的。
父亲的教育程度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层次,因此他的身上有底层劳动人民共同的缺点,但是也有部分底层劳动人民的闪光点,比如甘于奉献。
2004年,我的女儿出生,需要人带。我的父母立刻放下了自己的事情,锁了家门,带着装满了家乡土特产的四五个蛇皮袋子,风尘仆仆地从家乡长途汽车、长途火车地倒过来,住进了那时我在北京的蜗居。
父亲很开心。
女儿在浴室勾引父亲 父亲和女儿全经过日记
在我的蜗居里,父亲挑起了家庭的大梁,照顾孩子买菜做饭,忙得不亦乐乎。现在想想,那时好苦,可是,父亲为什么那么快乐呢?
后来,我开始稍有积蓄,2007年国庆节,我决定去大连旅行。我父亲坚决不去,我记得当时我很生气,觉得他总是不和大家一起。其实我是傻啊,他何尝不想去看看,他是怕我花钱啊!我气呼呼地决定不带父亲,只我们一家三口带着母亲去。后来一个朋友和我说,你一定要带着你父亲去,后来父亲同意了。现在想来,幸亏那次带他去了,因为,那是他这一生去得最远的地方,后来,很快他就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