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云一辞职,父亲又操碎了心,又开始托关系为他找工作,既然他不喜欢人多的单位,刚好父亲的一个朋友是做民间借贷的,开了一个小公司,阿云又是金融专耶旜身,所以那个小老板二话不说就给了阿云一个职位,那个公司只有五六个人,但阿云在里面依然难以适从,因为他想当于一个闲职,一开始老板想把账务交给他,但一试才知道,阿云的专业基础实在太差,只能先留他在公司,让他锻炼一段时间再给他实质性的工作。
阿云觉得无功不受禄,在里面只干了点杂活却拿着和别人一样的工资不合适,他也知道老板是碍于跟父亲的关系不好意思让他走,所以他在里面呆着也不是滋味,于是做了几个月后,他又辞掉了工作。
此后的两个月里,他天天呆在家里看书,不愿见人,也不愿外出,父母对此很生气也很无奈,因为这样的阿云像一个废人,父母觉得多年的栽培白费了,恼羞成怒的他们终于有一天对阿云发飙了,阿云不想和他们解释什么,收拾完行李就走了。
阿云带着奶奶偷偷给的几千块钱,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但他还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邮件,是一条招聘信息,介绍的条件很吸引人,只要在家有网络有电脑就能轻松赚钱,他毫不犹豫地回复了邮件,很快就有人打电话过来了,工作的内容是在论坛上发一些回复或写软文,只要完成任务就能拿钱,第一天,阿云完成了任务,但对方说工资要半个月一结,于是阿云一连干了十几天,天天焦头烂额地看着电脑敲着键盘,半个月的时间到了,阿云却没收到钱,他打了对方的电话,却发现电话已停机,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白费了半个月的精力,他没有觉得损失多大,毕竟闲着也是闲着,就当买个教训吧。
又过了几天,他逛论坛的时候看到有人给他发信息,对方说自己是某个出版社的编辑,说看了阿云在论坛上发的文章,觉得他很有写作天赋,问他有没有其他作品,或者有没有兴趣继续写,可以考虑帮他出版。阿云经过上次的教训,不再轻易相信这样诱人的信息。但是晚上躺下之后,脑里就不禁浮现这样的念头:“万一是真的呢?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机会啊。反正自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就算再被骗一次也总比坐失良机好啊。”
于是第二天一早,阿云联系上了那个自称出版社编辑的人,对方要求他先把现有的作品发给他看看,阿云照做了。接下来的几天里,阿云焦急地等着回复,并做好了被骗的心理准备,没想到对方真的回复了,说为了能达到成书的篇幅,需要多写几篇,并且要根据对方给的主题写,但是,作品不能以阿云的名义出版,而要署上某位知名作家的名义,说白了就是要阿云给人当枪手,如果出版成功,阿云可以得到五万块钱的代笔费。
阿云的心里早已没有了作为文艺青年的清高,他现在只想要靠自己的能力生存,只要作品能换来钱,怎么样都可以,五万块钱对他来说太吸引人了,除了在银行上班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于是他干劲十足,废寝忘食,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对方交代的写作任务。
当阿云把作品发过去后,对方表示书很快就能在书店看到了,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障碍,就是他们出版社今年的出版书号已经用完,需要向其他机构购买,但他们没有帮作者买书号的惯例,需要作者自费,当然,阿云如果不想出这笔钱,也可以留等明年书号配额下来后再出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阿云心里很纠结,多出五千块钱,就能马上出版并拿到五万块钱,要么等到明年,就可以省下这五千块钱,盘算着生活费和房租,自己所剩的钱撑不到那个时候了,况且钱要早点入袋心里才踏实啊,所以他决定出这五千块钱。
阿云连夜赶往银行汇款,银行的柜员机张贴着谨防诈骗的告示,有那么一瞬间,他想到对方会不会是骗子,但转念一想,对方并没有强迫或诱导他汇款,而是给他选择了,所以应该不是骗子,心想自己的作品马上就要面世,而且有了一笔可观的钱财,他就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转了账。
转完账后,他第一时间给对方打电话,对方表示已经收到款,剩下的事就交给出版社了,叫他这几天等待消息,阿云的心踏实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