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我们的热闹备战,虫族那边却意外的安静,甚至安静的可怕。
裙子撩高乖乖撅好扇肿 王爷管教王妃屁屁无弹窗
我们用了各种侦查手段,想探查出虫族的攻击方式,进攻方向。可无论是空中的激光雷达,还是地震探测,乃至我们发动的佯攻,都没有得到虫族更多的进攻消息。以至于后来有些军官已经认为虫族在上次的攻击中元气大伤,已经不愿在发动大的进攻了。
不过陈昂博士伯斺了这样的轻敌思想,他说:“虫族把这里当作它们的家。人类的这场小战役对它们来说是关系到生存,它们觉不会放弃这么好的进攻机会。”
幸好有陈昂博士,他的这番话让我们始终保持了高度的警惕,要不是他,我们可能早早就被杀得干干净净了。这不光是因为他的技术帮助了我们,更重要的是他在思想上的见解,是我们之所以现在还能活着的唯一原因。
当尘暴来临时,虫族果然开始了进攻。但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它们还是采取了千只规模的小型攻击,看似没有目的的盲目送死,但其实掩盖了它们真正的行动。降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们原本以为是低等生物的虫族,其实已经发展出了高超的战略思维。这从上面的几次战例中都已有所体现,而在后面还要更多。
下面就要提到陈博士的第一项重要贡献,也是他第一次拯救我们大家。不过我还是要再强调一次,比起他这五次用实际行动的拯救,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带给我们的启迪,这将终身影响,帮助我们来战胜虫族。这样的思想将永垂不朽。
发现虫族隧道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这在前沿小分队的报告和陈博士的日记中都有介绍。他的发现让我们有了事先的准备时间,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发现无法阻止其隧道攻击的情况下,将计就计,大量杀伤了虫族,阻塞了它们在尘暴中发动的第一波攻势。
我们在北京号被击落后就痛定思痛,加强了地震波的检测,而且在尘暴中也只有地震波能提供远方敌人的情况。不过知道尘暴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周,我们才发现有五个地动源在不断移动,指向我们的前沿堡垒。虽然虫族隧道的掘进速度很慢,因为这些地动点位于地下二十公里处,但我们也无法对其进行打击。我们试探地用大功率电磁炮进行了攻击,但效果非常有限。在到达地下十公里后钻地弹的威力和精度也就能杀死些蚂蚁,对铁甲钻地虫基本无效。
我们也设想过用挖矿机来阻挡,但论证后根本不可行。先不说我们挖矿机的数量不多,虫族只要多派出几只铁甲钻地虫就可以绕过挖矿机辛苦建立的防线。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地下根本无力与虫族抗衡。它们就生活在地下,而我们连给地下提供足够的空气保证呼吸都做不到。
于是我们放弃了前沿堡垒。这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是个正确的决定。而陈昂博士把这次撤退变更有价值,让它更正确了。
虽然放弃了前沿堡垒,但我们也没有只是被动防御。上海号在地面小分队的帮助下,从空中给虫族的进攻部队予以了沉重的打击。韩梅冒险进入尘暴圈,探测发现虫族的进攻部队超过了十万,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情报。但他们很快就遇到了大麻烦,险些舰毁人亡。
上海号提供的情报坚定了我们实施“毁天裂地”计划的决心。这个计划是基于阿尔法星大气的特点而生的,所以要不是陈博士,我们是想不出这样因地制宜的计划的。
我们一直认为大气中的氢气含量高是一个劣势,一方面虫族更适应这样的低氧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建造大量空气提纯和转化措施,并要派人维护那些收集起来的气罐,防止它们爆炸或者泄露。
而陈博士换了一种思路,干脆把这些气罐都堆在了放弃的前沿堡垒之中,然后装上了遥控引爆装置。唯一遇到的意外是,虫族隧道的掘进速度大大快于我们的预期——当我们刚布置好气罐,铁甲钻地虫突然从水平掘进改为向上掘进,绕开了高温炎热的岩层,快速逼近堡垒。这让我们没来的及布置好遥控引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