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能猜出几分
他们和爹爹都一样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小撒嗓子可以,都快赶得上那登台子的戏子了赶明儿中秋节的时候去大榕树下的台子上唱两声我一定去给你捧场。
阿然妈妈闻声赶来。
婶儿,你就不要取笑我了,要不是帮不上老余什么忙,他让我给他唱歌解闷我才不唱这么土的歌。
你家老余喜欢听戏,啥京剧,川剧,黄梅戏,没有老余没有听过的。
不光老余头爱听,婶儿也喜欢,我们家阿然天天听的那些歌我可听不懂,也可不爱听,听也听不出来啥名堂。戏曲可不一样这是老祖宗留下金典,里面的文化可大着呢?
阿然妈妈转过头往老余的方向望去
咦,刚刚还在这里割这头谷子怎么和你聊会天的空一抬眼就割到西头去了。这老余,别看他瘦,干起活来可是真麻溜。
老余头!这那么些子稻谷子割完了,你咋拉回去,阿然妈妈扯着嗓子喊。
不急不急,今天割一半,完了天压黑的时候我先挑点回去。
这哪里是个头,你一挑挑到什么时候,半夜也压根挑不回去,今天累坏了?那明天的稻谷还割不割了?你今天只管割,一会阿然她爸在家,让她爸开着我们家的破三轮,别看三轮破,能装,一车都给给你装回去了方便,省事儿。
不用,我有力气老余,是真的不想劳烦别人,担人情倒小,关键还不上。
你就不要推辞了,天马会都迎黑了,
那好吧,那又麻烦你了,老余说到!
婶,谢谢了!
什么时候小撒也学会跟婶儿客气了,不用和我见外,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说到这里小撒两个脸蛋不知为红的跟个猴屁股一样。
我想肯定是这1982年的太阳过于热烈。
渐渐入了冷秋。
凄凉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就像叶子离开树干,乘风独自飘落。
这小孩子,可不比大人,告别都是轰轰烈烈的,生怕重要的人不知道!
透过后窗望去,田埂上坐这一对少年,穿着一样的花衬衫,只不过一个领口上绣满了鲜艳的小雏菊。女孩把微微手掌摊开,放在少年的左耳边,两颗红豆在女孩掌心绽开,在夕阳的倒映下豆子红的像鲜血一般美不胜收的模样倒像两个顽皮的孩子在交头接耳的诉说着什么。
姑娘抬头问少年
去了山外头,还会回山里头吗?
回来,一定回来,养我的土地把我的埂深深的留着。
小撒,你知道红豆吗?
阿然迫不及待的问道?
知道呀!地里头去年种了一些,老余拿它给我煮红豆粥。这豆煮出来的粥好看,但是老却不让我多吃,说这红豆是有毒的。
你把手给我。
小撒把手缓缓递给阿然!
给,你可要好好保管好,不许丢了。
小撒突然感觉手心痒痒的,多了两颗滑溜溜的东西。
书上说:这东西大自然赋于它一种特质:质坚如钻、色艳如血、红而发亮,不腐,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
阿然,你说的不就是红豆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阿然焦急的解释: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豆,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阿然,你在学堂不好好听先生讲课,记一些乱七八糟的,可是要挨板子的。
……
面对这样一对少年我不免感叹:
红豆寄相思,
相思寄王维。
若有直言意,
但使愿无谓。
村落的烟囱渐渐缕缕炊烟升起,灰色的雾气直上云霄。人间烟火的景象近落黑间慢慢上演:这农村的景象远处可看不出端倪,要近看,慢慢细品,乐趣便自在其中。再往黑色探去更妙曼无比,飞蛾一起与你捻熄灯,孤月一同与你入夜深。在等等,就是布满晨露的清晨。湿冷的模样显的大山格外俊俏,偶尔掠过布谷鸟的更是给空气增添了几分新鲜。海棠一份与你憾落红,朝阳一缕与你入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