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夜晚,小县城夜空,礼花朵朵,鞭炮声不断,千家万户张灯结彩,亲人团聚,欢天喜地。我却在县医院病房大楼的一间病室里,陪护着病重的父亲,时而给他喂几口温开水,时而给他捶捶背,用热水给他洗洗脸擦擦身。父亲下巴的胡须长了,我小心亦亦地为他修剪。由于肺部感染严重,父亲呼吸不畅,咳喘不停,不时呻吟,一夜辗转难眠。看到当年健壮的父亲,如今被病魔折磨得这么痛苦难受,我心痛如焚。我想代他受苦,可恨自己无回天之力,无法缓解他老人家的病痛,只能轻声安慰,做一些诸如喂水、擦身、捶背之类小事,以绵薄之力,尽点孝心而已。我在病房连续陪护了两个晚上,可以说是两夜未眠,亲身体会到了当陪伴的艰辛。
在我这个兄长的带动下,大年初一从江苏徐州飞回来的三弟,当天晚上就主动到病房陪护父亲,第二天晚上继续坚守,也是两夜通宵未眠。在下乡上坟烧纸时,我见三弟两眼红肿,哈欠不断,问他行不行,他连称没事,还对我说:“我远居异地他乡,难得回来孝敬父母,平时都是你们几个哥姐照料父母,这次就让我好好尽孝一次吧!”三弟说到做到,就在他探亲假期结束,临走前他又执意去病房陪护父亲一夜。
两个妹夫也不甘落后,争抢着到病房陪伴父亲。其中大妹夫在夜间陪护中,因帮父亲翻身不慎闪了腰,搞得自己也躺在病床上打点滴。即使这样,还让儿子代他陪护了一夜。这种争着当陪护、人人尽孝的家风,让我感动不已。
这次我家展现出的纯朴家风,我想应该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父亲三岁丧母,虽然一生倍受艰辛困苦,也曾受后母虐待,但他有一颗菩萨心肠,不仅是一个有情有义、乐于施舍的人,而且是一个不计前嫌、深明大义的孝子。父亲除了孝敬我爷爷、两个后祖母之外,还对其叔爷、兄长关爱有加。父亲的么叔么婶,膝下无子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灾荒年月病死后,是父亲一手操办其后事,将二老入土为安。父亲的哥嫂,即我们的大爹大妈,虽然膝下有一女,但远嫁他乡,家境困难。大爹大妈年纪大了,不能自食其力,是父亲出面协调,多方奔走,将二老联系到镇上敬老院。因生产队只愿承担一人的口粮,另一人的口粮款,父亲则让我们5兄妹分担了10多年。大爹大妈分别活了80多岁才病故,又是父亲牵头,让我们兄妹5人作为孝子,先后为二老守灵,送山入土。
父亲的无声行动,胜过严格的家教,在父亲耳濡目染下,我们懂得了善良和孝敬的真正内涵,明白了怎么做人和为人处事。所以,当家里一有急难险情,特别是这次父亲病重住院,弟妹们义不容辞、勇于担责、争献孝心的表现,就是父母带出良好家风的一个很好诠释。
在我们几兄妹的眼里,父亲是一位铮铮硬汉,虽历经人生坎坷磨难,曾经受过许多冤屈,都难得见他掉过眼泪。然而,父亲在这次住院治疗期间,有两个场面让他热泪盈眶。
那是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和三弟两家人到病房探望。原本今年春节不打算回来的三弟一家三口突然出现在父亲面前,让父亲感到有些意外:“你们一家大老远的怎么也赶回来啦!”。更让父亲惊喜的是,当我儿子携新媳妇站在到他病床旁,连声呼喊“爷爷”,并握着他的手不停地安慰。连日被病魔折磨得羸弱不堪的父亲,突然精神焕发,露出多日不见的笑容,久久拉着我儿子的手连声说:“孙子终于回来看我啦!”说着两行热泪缓缓从眼角流了出来。我赶忙上前,一边帮他擦拭泪水,一边轻声安慰:爸,不要激动,安心养病。你的孙子孙媳今后会常回来看你!
我明白父亲如此激动的原由。因为我儿子是他唯一的孙子。他对这个孙子关爱备至,寄予厚望。可儿子是警察,因其职业特殊,过年过节往往最忙,不是轮到他值班备勤,就是有紧急任务加班,已有好几年没有回来看望他老人家啦。今年赶巧了,儿子所在单位前不久被调整并入另一个单位,春节“小长假”前四天也没有轮到他值班备勤。得悉爷爷病重住院,懂事的儿子便毫不犹豫地带着新媳妇回老家探望爷爷。当躺在病榻上的父亲看到多年未回的孙子带着新媳妇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怎不让他老人家激动万分,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