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在中国做航拍,手续是很麻烦的,一般来说,需要由军方提供飞机。而费用对摄制组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重,陈晓卿曾表示,一次拍摄可能需要60万元。在国外的纪录片里,热气球也是航拍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低空拍摄而言,可以很稳的获取画面,然而在中国,这同样难以实现。

  BBC大中华区销售总经理张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航拍需要很大的开销,所以央视有时会以购买素材的方式,来使用这类镜头。

  在第七集的城市农夫故事,摄制组希望拍到四合院里的天台种植全景。他们打听到,可以用遥控飞机装上摄像头,完成这个航拍。摄影 闫大众在网上发现有一帮孩子玩遥控飞机,还把视频传上去了,于是就联系他们过来。但是折腾了大半天之后才发现,因为过程中躲避飞鸟和杨树,拍摄的镜头不完 美,没法用。

  “这是中国纪录片拍摄现状,你们以为央视投资就多有钱呢,跟BBC他们一比,也就是草台班子状态。”任长箴说,“如果是我控制经费,我死活要完成一组遥控飞机的航拍,用到某一个故事里。”

  所幸,这个片子还是获得了一次航拍。在黑龙江九三农场拍摄时,需要从高视角拍摄机械化收割麦子。闫大众听说农场有洒农业的飞机,就请求调用那个飞机。“农场方面也很激动,因为央视来了,说咱们玩一个吧。”

  闫大众没有任何航拍经验,绑着一根麻绳当安全带用就上了飞机。最后,那唯一的航拍镜头用到了片子里。“回想一下,挺危险的。所有人都后怕。”

  “中国纪录片终于要一反陈词滥调了”

  陈爵,你或许从未听过这个名字,但他是电视纪录片界的头脑级人物。这个行业因为远未市场化,并且播放渠道有限,绝大多数优秀的从业者,从未享有与能力相齐的声名。

  还在《舌尖上的中国》的筹备期时,任长箴给很少联系的陈爵写信,请他来参加策划会。她在电子邮件中写了一段解说词,是关于一个蒙古族家庭和酸奶的故事。

  “清早,那日松推开家门,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今天他家的毡房要转移到下一个地点。妻子正在为这场转场准备着一天的干粮,酸奶 已经做好了,乳清和蛋白自然分化,这种酸奶,是城市人无论如何也见不到,因为城市中的乳凝剂,已经使乳清消失掉了。酸奶是那日松一家转场最重要的热量来 源。”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