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各国通过变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自国内内证危急。短暂的休整之后,无论是军事、民生还是集权程度,各国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尤其是魏秦两国,变法之后一扫之前危机四伏的窘迫状况,迅速崛起为地方强国。此时的魏国地处中原,物华天宝。在魏文侯的带领下,培养出一大批证治军事人才,法家李俚;兵家吴起;证治家西门豹、公孙座;大将乐羊、庞涓、犀首皆一时之人杰也。建立了以精锐武卒为核心的常备军。
魏军内部等级森然、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魏襄王时期,魏有武卒(重装步兵)二十万;奋击(轻锐步兵)二十万;苍头(裹头巾的待选新兵)二十万;厮徒(军工、勤务兵、辎重兵)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军事实力可谓雄厚。故苏秦语:魏乃天下之强国也。魏军“精选武卒成为各代定制,魏武卒披重甲,持戈配剑,操12担之弩,负矢囊内装弩箭50枝,携三日口粮,半天能走一百里”。
魏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战国时期最大的商耶斍市除了宋国定陶外,就数魏国大梁了。战国时,铁器以逐渐推广使用。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与当世。魏军以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
凭借先发优势,魏国率先开始扩张,前413年至前408年五年的时间里,连续攻秦,尽得秦河西之地,逼迫秦国退守洛水,夹河对峙。前408年至406年魏国遣大将乐羊越赵境灭中山。前404 年至前373年连续十一年伐齐,破齐长城,使齐内地震恐。前375年伐楚之榆关,前371 年攻占楚之鲁阳。
但就在魏国自恃武功大杀四方之时,其他各国相继完成改革,尤其是秦国,在短时间内军事实力飞速崛起,向南逐渐吞并巴蜀,向东直逼三晋,尤其是占据了函谷关之后,进可攻退可守。而楚国、齐国、赵国也拥兵百万霸占一方,一时间七强并立,《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 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证,争相并。
和春秋不同,此时的七国已经完全撕破脸面,各国之间“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蠭出,盟誓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并彻底抛弃了周天子的封爵,陆续僭越称王。七国局势瞬息万变,敌我阵营分合无常,“邦无定交,士无定主”。
此时的魏国已经错过了扩张窗口,形势急转直下,所谓的与韩赵两家的三晋联盟最终在猜忌与战争中分崩离析。此时的魏国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加强了军事外交活动。《纪年》:“梁惠成王九年(公元前361 年),会郑釐侯(按:郑釐侯即韩昭侯)于巫沙。”《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十四年与赵会。”《史记·魏世家》:“(魏惠王)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史记·秦本纪》:“(秦孝公)七年(公元前355年)与魏惠王会杜平。”
但魏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要与邻国发生争端,对于中原割据势力来说,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就是凭借人口优势,趁周围局势未定,迅速碾压周边小国,扩张国土,占领要地,历史上刘秀、曹操和赵匡胤便是通过这个途径站稳脚跟的。但很明显魏国的动作慢了,他的西边和北边是无法撕破脸的三晋联盟,东边和南边则是实力强大的齐国和楚国。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但卫国原本是魏国的附庸国,所以赵国的行为激怒了魏惠王,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公元前354年,魏围大军攻占赵都邯郸,迫使赵国迁都邢台,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与庞涓有个人恩怨,再加上齐国有打击魏国称霸一方的夙愿。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齐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救赵国,只是为了打击强邻,所以最开始只是隔靴搔痒的进攻,而魏国国内尚有一定兵力,对付客场作战的齐军还是有一定把握的,大不了就让给齐国几处小城。所以魏国并未回防,准备完全占领赵国平原地区,然后再反手赶走齐军。齐军不能容忍平原地区存在一个强国,于是开始强攻大梁。魏军不得不撤军回防,按照史书推断,魏军应该绕道去了卫国境内,但当时的卫国已经群狼环伺,极有可能被齐国收买了。于是孙膑却在卫国附近的桂陵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