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来水斅豨,陈豨本来是韩信的手下,韩信因为两次在刘邦危急时刻都没有对刘邦进行援助,已经招致刘邦的怀疑,而陈豨作为韩信的部下自然也得不到充足的信任,他被刘邦封为赵国的相国,本来是十分好的安排,因为并不是诸侯王如果没有其它问题并不会被杀,但是他这人太好朋友,重感情,在去进见刘邦的时候他见了自己原来的上司韩信,韩信本来就被刘邦怀疑,所以陈豨也自然就被格外关注,因为他好朋友,所以在一次举行宴会的时候就来了很多客人,这让刘邦就起了疑心,因为他在外多年,所以就派人对他进行了申斥,这一下可怕陈豨吓得够呛,立刻逃回了封地,公元前一九七年,刘邦的父亲去世了,就命人叫陈豨回去,陈豨害怕自己也像韩信一样被抓起来甚至还不如韩信会被杀掉,所以就自名为代王进行了反叛,刘邦亲征,用了两年时间将其剿灭,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韩信也被吕后诱杀在宫中。此处有知识点,陈豨与韩信同为一當,所以被杀也在情理之中,也是先动手反叛的。
第四个是韩王信,韩王信与韩信同名,但是为了区分两人,所以就称其为韩王信,韩王信本来是韩国最后一代君王的孙子,属于旧贵族,他的相国是张良,后来刘邦入关,他就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一同跟随刘邦,项羽杀死了他的哥哥韩王成,所以后来他就跟随刘邦重新夺回了韩国,被刘邦封为韩王,这也就是他的名字韩王信的由来。韩王信从抗秦之初就跟随刘邦,他的才能刘邦是清楚的,所以后来为了防止韩王信反叛,就把韩王信放在了太原郡,韩王信心里也清楚,刘邦肯定是怀疑他才这样,所以就请求把自己调往马邑,马邑在西边,是边境,可能韩王信本来的想法是到了边境以后就不会在让刘邦多加怀疑,但是他可能忘记了旁边就是当时比较强大的匈奴,后来匈奴果然攻击他,他抵挡不住,就向刘邦求助,但刘邦怀疑他与匈奴串通所以就没有帮他,韩王信被逼无奈,只有投降匈奴,刘邦这才亲征韩王信,最终在五年之后将其剿灭,这中间可能存在着误会,一就是韩王信起初并不想反,但是刘邦不救,只能投降,结果一投降就真的成了反叛,所以刘邦才亲征,韩王信是最不应该被辜负的,可惜,俱往矣。
然后就是赵王张骛,张鹜本来是刘邦的女婿,父亲是刘邦的陈年故交张耳,主要是继承了其父的位置,张耳病亡之后,张鹜继位,本来两者之间就差一辈,所以刘邦就对他不是太看重,在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张鹜以子侄的礼节恭迎刘邦,但是刘邦却不予理会,所以这就导致了赵国的忠臣,时任相国的贯高的不满,贯高认为张耳之前比刘邦的出身好,所以刘邦不应如此高高在上,就预谋自立,结果被刘邦事先知道,就抓住了张鹜,结果后来查明,张鹜确实不知道这件事情,就被刘邦废为宣平侯,但是却并没有被杀。
再者就是彭越,彭越这个人可不简单,他是个陈胜吴广同时起兵抗秦的,起初在刘邦起步前期也对刘邦进行了帮助,后来项羽分封诸王,唯独没有封彭越,彭越所以就在诸王之外不受任何人监管,后来在刘邦与项羽争斗的时候,彭越伙同魏豹占领了魏国封地,彭越这个人不仅仅是身份不简单,他的战术战法也是不简单,他开创了中国游击战的先河,在每次项羽与刘邦争斗的时候都在后方偷袭项羽,所以对刘邦来说也算是一种帮助,后来刘邦委任彭越当梁国的相国,要求彭越出兵攻击项羽,但是彭越认为自己的地盘还没有坐住,所以就拒绝了刘邦,这就让刘邦很生气,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给彭越划分了更多的土地,彭越碍于情面只有出兵帮助,但是刘邦可不这么认为,刘邦认为彭越趁机揩油,加上彭越得到分地又一次增强,所以刘邦就心怀怨恨,后来彭越的手下想要反叛事发,彭越被刘邦连续两次责难,之后被逮捕,说明彭越确实没有反叛之心,但是吕后却认为彭越危险,就劝刘邦杀害了彭越,连带三族,可以说,只是因为的罪过刘邦,没有在他最危险的时候帮助他,彭越就被杀,实在是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