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事件

  北宋初年,宋太宗敕刻《淳化阁帖》,所收王字,连真带假一块统计也不过一百六十余帖。北宋末期的宣和二年,皇宫所藏王字被记录在《宣和书谱》中,有二百四十三帖。

  靖康之难,北宋亡国,徽宗、钦宗被金兵掳走,皇宫中所藏的王羲之真迹也下落不明,从此以后,王字真迹再也找不到了……

  真迹没了,所以元明以来唐朝的摹本就被当成珍品看待。清朝,即使将公私收藏的王羲之墨迹都统计在内,数量也不过几十纸。在王羲之离开人世一千六百年后,唐人的摹本也成了凤毛麟角。

  遥想当年,王羲之一手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方向,坐上书坛盟主之位,引得众人纷纷效法。可是盛名之下,帝王贪婪的聚敛等于聚毁,使得千古书圣竟没有只字片纸留下,正是所谓“名”存“实”亡。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众文人雅士会友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众人提笔赋诗,聚诗成集,即为《兰亭集》。王羲之为其做序,即为古今文墨之神迹《兰亭集序》。序中记录了兰亭的风景之美、集会宴饮之乐,又感叹于人生的洒脱超然。全文仅300余字,但清俊飘逸、超然绝尘、有一气呵成之妙!

  王羲之自幼热爱书法,但他并未完全按照前人的书法字体从中选择一种进行照抄练习,反而在充分研习了各家书法字体后融入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派。王羲之的字内敛中不失含蓄,苍劲中不失秀美,对后世的书法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但这之后《兰亭集序》的真迹到底何去何从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他卓越的证绩,但其实他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外,还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其他书法家的作品在李世民的眼里都黯然失色,其对王羲之书法的迷恋和痴迷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和发烧友。

  于是李世民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如痴如醉的搜寻。上有所好,下属自然更加懂得投其所好,长安城内一时之间涌现出了各种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褚遂良、欧阳询等老臣也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夜以继日的鉴别。

  据史书记载,众臣共鉴定王羲之真迹多达两千多张,最后一起献给了李世民。然而在众多的真迹中独独缺了王羲之的文墨至宝《兰亭集序》,这令李世民无法释怀,于是开始了对其下落的苦苦探究。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的真迹流落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一名徒弟辩才的手中,李世民多次索取均被辩才回绝。为了得到它,李世民不惜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去接近辨才,才寻机取得《兰亭集序》,李世民对得之不易的《兰亭集序》真迹视若至宝,因此传言其真迹在李世民驾崩之时作为殉葬品永别于世。

  但有趣的是,五代时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盗墓者温韬在盗取了李世民的昭陵后,在他的出土文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看见《兰亭集序》的踪影,因此有传言称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偷偷换取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后随葬于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

  关于《兰亭集序》真迹的下落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巨大的谜团,近年来关于《兰亭集序》真迹重现于世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然而最后经鉴别都是虚假消息,因此《兰亭集序》的真迹现在到底深藏于哪一个晦暗的角落里沉睡着,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