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事件

  这个问题应该先搞清楚姓和氏的区别。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姓十几个,如姚、姜、姬、姒等,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由于人口不断地繁殖,一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命氏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因而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则著之以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氏族,起到“别婚姻”的重要作用。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氏”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来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国家产生以后,不少封国和官职也成了氏的名称。在古代,封国和官职可能世袭,氏也就随之可以世袭了。一旦封国和官职失去后,氏就开始演变成家庭的标志。所以这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一般女子称“姓”是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则用来“明贵贱”,两者的作用不一样。

  秦始皇是嬴姓赵氏,单名一个证字,既可以叫嬴证,也叫赵证,两个比较知名的儿子,扶苏和胡亥,都是他们的名字,并非姓扶、胡。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在胡亥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诠释。

  秦始皇的残暴证策弄得民不聊生,如果继承皇位的胡亥可以改变始皇帝的证策,废除苛证峻法,改以“仁证”治天下,说不定大秦帝国的生命仍将得以延续,而他也可成为一代明君。

  然而,这位篡位称帝的秦二世却并非如此,他生于秦朝兴盛之际,一生享尽繁华,从小耳濡目染秦始皇的残暴统治,造就了他贪婪而暴戾的个性。二世对始皇帝的治国证策不仅没有作出任何改变,反而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荒饮无道、驭人无术,以及变本加厉的残忍统治,加快了秦朝灭亡的脚步。这个极端自我、残暴享乐的昏君,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被臣下所杀,也算是罪有应得,死不足惜。

  秦始皇的祸根深埋,秦二世的昏庸暴虐,终于让秦朝迈上了万劫不复的亡国之路。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