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时期起,李斯一手制定了秦朝的国家法治体制。可以说,秦朝的每一刻历史荣光中都闪烁着李斯的身影。秦始皇死后,李斯拥护胡亥登基,可最终被腰斩。如此一生,令人唏嘘。
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帮助胡亥,不帮扶苏呢?
有书君认为李斯根本不可能去帮助扶苏,原因在于:
01两人治国理念完全不同
嫪毐之乱后,秦始皇推崇法家的治国方理念。李斯是法家学说的忠实践行者。
于是李斯与秦始皇两人一拍即合。不论是实行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又或是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秦始皇建国创制的过程中,均离不开李斯出谋划策。甚至焚书坑儒,李斯仍然是主导者。
而扶苏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是典型的儒家学水敨导者。
扶苏在治国理念上就常与秦始皇不一致。焚书坑儒事件中,扶苏曾向秦始皇劝谏:“陛下用严厉的刑法处置儒生,臣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秦始皇听完大怒,将扶苏发配去蒙恬的军队里了。
儒治和法治大相径庭。有书君认为这种治国理念上的对立、冲突,是李斯不可能倒向扶苏最重要的原因。
02李斯和扶苏一派搞不拢
在攻打匈奴一事上,李斯与蒙恬存在过矛盾。李斯主张不要打,而蒙恬赞同攻打匈奴。最后蒙恬带兵打跑匈奴,占领河套地区。李斯心里就埋下了一个疙瘩。
李斯提出焚书坑儒后,扶苏曾极力反对。也因此,扶苏被发配去协助蒙恬治理北方游牧民族。李斯一直心存顾虑,担心扶苏记恨自己。
另外蒙恬是出了名的文武全才,不但上马能灭齐国、败匈奴,下马还能兼任顶级文官。蒙恬对李斯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者。
扶苏与蒙氏相处融洽,再加上蒙恬的弟弟蒙毅又是秦始皇最亲信的侍从大臣……出于防备、嫉妒、害怕等心理,李斯远离在扶苏与蒙氏的联盟之外。
由此可见,证见以及权力地位上的矛盾和关系,也是李斯不和扶苏站在一起的一个原因。
03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秦始皇出巡归途中突发疾病,口授了玺书,让扶苏继位。当时在场的只有胡亥、李斯、赵高三人。
这样的局势对胡亥相当有利。赵高和胡亥关系密切。赵高手里还管着秦始皇的印玺,能够伪造继位书。三票就差一票了。
于是赵高跑去问李斯三个问题:
1、你和蒙恬,谁与扶苏的关系更近?
2、扶苏比较欣赏你,还是欣赏蒙恬?
3、蒙恬和你,谁对国家的功劳更大?
这三个问题,针针见血。
赵高还许诺:如果胡亥即位,你就可以一直做丞相,子孙也可以长保平安富贵。
威逼利诱下,李斯想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知道要是扶苏当上了皇帝,会重用儒学,肯定还会让蒙恬做丞相。这样一来,多年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利地位将全打水漂,自己还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李斯也明白这时的局面实际上已经基本被赵高和胡亥所掌握。现在即使他反抗,支持扶苏,也毫无作用。他反对的结果,或许只是以自己的一条命去搏一个忠臣的名声罢了。更何况李斯从来考虑的都是权利地位,而不是名声。
所以,他妥协了,帮助立胡亥为帝。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来说,李斯和扶苏都不可能是一条船上的人,李斯不会帮也帮不了扶苏。路是自己选择的,李斯悲凉的结局也只能自己受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