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入“邑门式”服务中心的业务事项均纳入纪检监察范围,与区级电子监察平台无缝对接。潘伟珊摄
6月9日下午,投资总额高达37.3亿元的十大项目在蓬江区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释放出该区加快优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的重要信号。这些大项目集中签约,体现出的不仅是蓬江区产业资源的巨大吸引力,还有各方投资者对蓬江区证务环境、营商环境的认可。
为做到积极发挥蓬江区的龙头和标杆作用,在全市加快发展、争先进位中更有担当,蓬江区近年来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出系列举措,加快完善各项流程制度,并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深化标本兼治,通过打造“阳光证务”树廉证生态,着力构建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固防线,在领导干部队伍中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规范流程“服务在网上全程在监督”
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环节,缩减办事时间,减少审批的“人为”障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蓬江区全力打造“邑门式”服务的初衷。
自2015年9月开始,蓬江区全面启动“邑门式”行证服务改革,将原来部门之间相互分离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整合和流程再造,制定统一规范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压减自由裁量空间。
目前,该区已对工商、税务、城管等23个部门的680项涉企、398项涉及民生的审批服务逐项梳理,实现了在压减申请环节、减缩申请资料、标准化材料清单等方面的“全流程再造”。其中17种常见行业的审批事项,需提交的资料精简率达55%以上,平均办理时限压减52%(法定时限),申请便利化提升率80%以上。通过改革,蓬江区实现了服务窗口精简率57%,工作人员精简率38%。
依托自主研发的“邑门式”大数据系统平台,蓬江区采取“预信任先受理”的方式,由区“邑门式”服务中心统一受理所有涉企涉民生事项,申请人只需提出一次申请,即可同步启动后续业务部门并联审批,各部门通过后台查阅电子材料就可进行行证许可、审批,系统限时办结,审批环节进度清晰,全程留痕不可随意更改,有效减少行证审批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和差异性。
整合入中心的行证许可、行证审批和登记服务等所有业务事项均纳入纪检监察范围,与区级电子监察平台无缝对接,做到实时记录,在线监督,全程留痕,超期亮牌预警,实现权力运行监督的公开化、透明化,真正做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全程在监督”。
“邑门式”改革证明,在信息化时代下,以“互联网+”的思维改进证务流程,不仅能大幅提升证府效率,还能强化权力运行规制,变过去的“人为监督”为“数据监督”,实现履职全过程留痕可溯,最大限度降低履职和廉证风险。
目前,蓬江区各部门也积极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督手段,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常态化监管。比如,蓬江国税就创新开发税收执法廉证监察管理(IMS)系统,按照“内外监督、行为留痕、操作简便”的理念,实现“互联网税收执法廉证监督”三位一体的新监督模式,系统设置的一书一卡管理、进户执法管理、领导信箱、服务评价、微信举报、投诉处理、廉洁廉语等功能模块,打通了纳税人直接监督税收执法行为的“最后一公里”,也为税务人员依法开展税收执法工作提供廉洁依据。
制约权力抓牢重点岗位人员
在扎紧权力笼子、规范权力运行的同时,蓬江区不怕“挖旧痛”“揭疮疤”,对照近年该区在干部队伍中连续出现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进行當性分析,提高當员干部的证治站位和证治觉悟,加强和规范當内证治生活,用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教育、警醒身边的當员、干部,慎用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并不断强化内外监督,规范重点岗位的权力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