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据介绍,蓬江区企业法人邑门式服务中心整合了18个区级部门与1个市级部门的部分职能,19个审批部门的资料推送、信息互认全程电子化,756项涉企事项实现了“一门整合、一窗通办”。

  江门的“邑门式”改革,实现了“加法”的效果——改革后,企业只需提出一次申请,提交一套资料,办理时限平均压减52%,申请便利化提升80%。

  2018年,江门要把“加法”改革继续下去。目前,江门已经印发《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整改方案》,结合《2017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服告》反映的该市开办企业在业务咨询、商事登记和预备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六大整改措施,重构开办企业流程,压缩开办程序和时间,大力提升业务咨询便利度、商事登记便利度、预备经营便利度、开办企业便利知晓度、整体服务效能。

  为此,江门将在各市(区)行证服务中心建立综合窗口,将“多证合一”及企业开办环节“一站式”准入服务等业务整体纳入法人“一门一网式”,统一由行证服务中综合窗口受理。

  “同时,我们还将优化提升网上办事大厅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业务信息共享交换机制。”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江门今年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将工商登记电子档案部分共享至“一门一网式”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降低企业经营制度性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减审批

  减少申请材料4.4万份

  目前,企业要真正进入市场,除了要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还要获得所在行业主管部门的经营许可。如何通过“做减法”减少审批事项,从而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难题,成为江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最新方向。

  2017年5月,该市获批成为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地级市试点,也是珠三角唯一的改革地级市试点。随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江门将市县两级事权的后置审批事项作为改革突破口,大刀阔斧“做减法”,于去年出台了该市第一批51项市县级事权的商事登记后置审批事项分类改革目录,其中取消审批4项、改备案10项、改告知承诺11项、加强准营管理26项。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