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改革启动后,累计至少为企业节省约15万个工作日,压减率70.2%;减少申请材料4.4万份,压减率51.8%。”江门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全市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充分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活力。截至今年2月底,该市已办理首批改革事项业务超过1.5万宗,惠及企业逾1.3家。

  在首批51项后置审批事项中,“食品承诺制”是江门目前推行较为深入、成效最明显的一项改革。去年,该市在全省率先推行食品销售、小餐饮经营许可“申请人承诺制”改革试点。这道“减法题”的秘诀在于,食药监部门允许企业在申请经营许可前期“做减法”,先书面承诺按许可事项的条件和标准建设,符合许可条件后才开展相关食品经营,并自愿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审批部门当场发放《准予行证许可决定书》,并在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

  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管科科长张捷兴介绍,去年该市共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共2.4496万张,同比增长199%,其中按承诺制程序发放的为1.0479万张,占总许可数的43%,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于今年5月进一步扩大‘申请人承诺制’改革试点范围,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延续变更、《食品经营许可证》延续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连锁门店)换发、《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延续变更等五个方面推行改革。”

  今年,江门将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并出台第二批后置审批事项清单,进一步扩大“减法”清单。目前,该市已对照《广东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基础事项目录》138项改革事项,科学梳理后选取66项属市、县级事权的事项,同时结合该市实际新增16项改革事项,由此第二批进行分类改革事项将达到82项。其中,取消2项,改备案3项,实行告知承诺制19项,优化准营管理57项。

  强主体

  新增市场主体6.4万户

  “以前起码要20天才能把《食品经营许可证》批下来,没想到我们交齐资料后,食药监部门当场就颁发了《准予行证许可决定书》。”江门市蓬江区京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陈慧玲告诉笔者,该公司在江门汇悦城三楼开设了一家进口食品、母婴产品经营店,开店前只用了两三天便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商铺月租金高达数万元,早一天拿到证就意味着早一天可以开店,无论是在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这项改革都为我们节省了不少。”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