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近两年来,江门市委按照江门市第十三次當代会的部署,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证,大力实施“三战略、三带动”,推进“三个千亿计划”,打造“三个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在全省排名第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一些重点工作获国家和省的肯定。比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和督查激励;作为唯一一个地级市在全国人大学习班上交流地方立法经验;“多证合一”制度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27日,中国共.产當江门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代表市委常委会作报告。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门市重点工作,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江门工作新局面。

  创新驱动▶▷

  力争3年内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江门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贏得主动,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

  会议透露,江门将按照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创建任务。具体而言,江门将以推进江门高新区提质升级为主要抓手,完善“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赋予江门高新区更多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通过积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要素,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创新型经济主导的高水平高新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此,江门力争今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达2.1%;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行动,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突破3000家;确保到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组建“技术经纪人”队伍、举办创新创耶斏果交易会、培育创新品牌文化。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江门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人才准入条件,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统筹解决好人才关心的落户、子女入学、家属安置、住房安居等问题,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实体经济▶▷

  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塑造新产业优势

  实体兴,则国兴。江门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出坚定不移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相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也是江门塑造新的产业优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对此,江门明确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江门实现凤凰涅槃的必然选择。2017年,江门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07亿元,增长8.6%,其中机电、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精细化工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七成以上。接下来,江门将推动“智能制造”“机器人应用”工程,推进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坚持做大存量、做优增量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明确,要深入开展“暖企业、促投资”行动,落实大型骨干企业及后备企业培育方案,推动形成一批从亿元、十亿元到百亿元级梯队的骨干企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江门将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推动珠西物流中心和普洛斯、安博等物流项目建设,提高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效率,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