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面对富民兴村的任务,江门将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同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全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珠西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江门将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乡村旅游新路径,到2020年全市连线连片发展14条以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培育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民生实事▶▷

  年内17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全部建成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和保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要在原有的社会治理理念上推陈出新,任务艰巨且极具挑战性。面对这一挑战,江门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塑造社会文明新风尚。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接下来,江门将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推进“六项民生改革”;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确保年内17所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打造珠西医疗中心,统筹推进“三医联动”,加快医联体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证策;推进医保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医养结合;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因此,江门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拓展社区成员和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途径和方式,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期盼,江门还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江门将抓好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防御战,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消费。

  ■延伸

  以功能区为引领加快建设大湾区新增长极

  广东省提出要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即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发展新格局。这赋予了江门新的定为,对江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江门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当前,江门城市空间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但东西部发展不协调,西部三市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市重大功能设施布局分散;空间保护与开发建设亟须平衡,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江门如何答卷?江门提出,要突破行证区划局限,以功能区为引领,推动都市核心区、大广海湾区、生态发展区“三区并进”,让每个功能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助力江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

  具体而言,都市核心区包括蓬江、江海全域,新会、鹤山、台山、开平的城区及周边重点园区,是江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人口集中、交通密集、产业发达、空间连片的基础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内部空间格局优化调整,加快推动产业、交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打造成为城市协同发展、产城高度融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大广海湾区则包括新会、台山、恩平三地南部临海地区,要立足于面向全国、服务港澳,大胆创新,发挥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深水大港和优良岸线资源等优势,在“一带一路”、陆海统筹发展示范、粤港澳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推进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新型开发模式,深化与港澳在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滨海旅游、健康服务等领域合作,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

  而生态发展区包括恩平大部分区域及开平北部、鹤山西部,要按照绿色发展标准推动区域内现有产业和园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做足生态文章,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