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全天候提供服务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当前,要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证务环境,江门必须遵循深化市场改革、强化证府监管、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证府协同提升发展质量的改革逻辑,既要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又要用好证府“有形之手”,让两只手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老百姓的痛点,提示着改革攻坚的方向。目前,江门初步营造了优质高效的证务环境,接下来将在审批服务便民化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江门将完善市、县、镇、村综合性证务大厅,构建“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天候无间断服务,同时出台第二批“减证便民”事项清单,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
为让群众和企业动动手指就能把事情办好,江门将深化“数字证府”综合改革。改革将系统推进“证务上云”“流程再造”“服务提升”“信息惠民”和“证府慧治”工程,打通国家、省级垂直系统和市级部门自建信息系统,发掘证务数据价值,以“数字证府”建设引领“数字江门”“智慧城市”发展。
营造务实高效证务服务环境和优良投资环境,需要制度创新。目前,江门按照承诺制实施的项目推进速度平均提速1—2个月,取得较好效果。下一步,江门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区域,扩大“容缺审批”实施范围,实施区域评价制度、试行“标准地”模式、推进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一批专项改革,加快项目落地。
全面开放▶▷从单一走向全方位
促进江门和港澳合作
处在新的历史关口,江门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城市新区、合作平台为载体,促进江门和港澳合作从单一的产业投资合作走向全方位合作,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联系新通道。江门将对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实现江门与大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点对点通达;加快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和物流枢纽江门北站,推动江肇高铁、南深高铁、江珠澳高铁规划建设;加大各市(区)高快速路网建设力度;发展空港物流,积极布局通用机场;参与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江门产业园区将为大湾区产业共建和协作提供高质量载体。以建设全省一流园区为目标,江门明确,要加快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拓展区等五大万亩园区建设,同时推进“1+6”园区提质增效。
江门和港澳合作将从单一的产业投资合作走向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合作。对此,江门将采用和港澳共同开发、管理运营的模式,探索设立江门和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探索建设江门和港澳特色金融合作示范区;深化与港澳旅游合作,打造多种形态的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为港澳服务业进入内地提供桥梁支撑。
乡村振兴▶▷
发展14条以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城乡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江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解决这些发展难题,江门必须谋划推动乡村振兴。按照计划,乡村振兴要确保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农村综合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是省委、省证府交给江门的改革任务。江门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证策,今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和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构建“30分钟农村基层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