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在当地助农服务综合平台的帮助下,钟亦平等人还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平台通过无人机完成病虫害治理、除草等田间管理,专业人员也不定期上门调查,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电话联系上门服务。比起以前轻松了不少,很方便。”钟亦平直言,通过这种方式,速度快、效率高、省人工,而且科学管理对产量也有所提升,农户还能享受到减免1/3费用的优惠。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和全市131个农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推广“一站式”生产托管服务,委托开展机耕、机插、机收和无人机播种、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等生产服务,全面提升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全程机械化水平,让农业机挟斏为农业生产“主力军”。

  台山市广海镇添丰农场是首批广东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之一,该农场负责人冯承志也是一名“粮二代”,父亲冯玩添是台山市第一代大耕户,2004年获得“全国种粮大户”称号。从小跟父亲种田的冯承志,一直想改变传统耕作模式。2015年,父亲退居二线,他抓住国家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利时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如今,冯承志的添丰农场拥有农机30多台,是台山农机设备配套最齐全、服务能力最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年为周边种植户机耕4000亩、机插3000亩、飞防25000亩、机收8000亩、烘干2600吨。

  从农机耕作播种,到无人机施肥,再到烘干机加工……科技创新已经贯穿“耕、种、治、收”全过程。据统计,今年早造全市机耕率99.1%,机插率56.6%,农机总动力约45.2万千瓦,投入数量约2.5万台。

  新兴技术方兴未艾

  今年3月,开平市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的大疆农业2020年示范田项目开启慢直播,在线“云务农”。4个多月来,通过镜头慢直播,完整呈现了农田从光秃秃到绿油油再到金灿灿的丰收之旅。

  据了解,开平市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今年计划大量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和机具,进一步促进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传统的水田种植水稻方式,需要先在秧田里育秧,待秧苗培育成型后再取出来,然后在水田里插秧。而采用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以在水田里直接播种,仅需把水稻种子提前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该联合社负责人陈小云告诉记者,借助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每亩能节省130元到150元播种成本,同时产量达到每亩550公斤的高产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传统密集、粗放的耕作方式“上了一课”,同时也催生了大众对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等新兴农业技术的期待,为农业生产“植”入现代化理念,创新手段守护百姓“饭碗”成为重要考题。

  刷新双季稻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为推广袁隆平高产杂交水稻,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我市从去年晚造开始设立袁隆平高产杂交水稻示范田,其中“Y两优902”亩产高达791.4公斤。今年早造又设立30亩示范田,分别种植袁隆平“Y两优902”“民两优902”“晶两优902”等早造6个超级稻品种。

  7月3日,由新会区双水镇文发农场种植的袁隆平“Y两优902”杂交水稻通过省专家组早造测产验收,亩产达612.6公斤。加上去年晚造,两季全年总产量达到1404公斤,刷新了双季稻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海水稻让盐碱地也能变大粮仓

  传来好消息的还有台山市海宴镇证府与海水稻发现者、“海稻86”的持有者陈日胜教授建立的海水稻研究院,成功种出“喝”海水的稻谷,去年晚造亩产超过450公斤,让盐碱地也能变大粮仓。目前,全市海水稻种植面积约7200亩,据初步调查,全市海洋滩涂可垦复水田种植海水稻近5万亩。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