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李少石

  李少石

区惟杰

  区惟杰

陈洁梅

  陈洁梅

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罗霈

  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罗霈摄

红色话剧《大义长争》讲述了李少石的感人故事。黄伟亮

  红色话剧《大义长争》讲述了李少石的感人故事。黄伟亮摄

  经过两年多的连续奋战,江门人才岛的开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批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先后建成,全岛不断积聚人气、增强信心、提升活力。

  大地倚在河畔,水声轻说变幻,弯弯西江,倒映着江门人才岛的绚烂。即日起,本报推出“绚烂人才岛闪耀大湾区”栏目,以红色、金色、蓝色、绿色、橙色等不同色系为主题,推出系列专题报道,全方位展示江门人才岛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最新呈现的生态优先、尺度相宜、城景相容、功能混合、文化传承发展格局。

  江边木棉似火,堤内扶桑红艳;革.命风云年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机遇当前,人才岛建设如火如荼……红色,潮连最亮的精神底色,由表及里,从未褪色。这厚重的红色基因,由先辈们的牺牲、付出和奉献凝练而成:从甲午战争到广州起义,从省港罢工到淞沪会战,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近现代潮连籍保卫祖国、参战人员达47人,牺牲的英烈共11人。其中,李少石被毛主席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當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本期,我们从李少石的红色家风中,从革.命志士的红色事迹中,从当代當员投身到人才岛建设中,去感知潮连红色底蕴的传承和实践。统筹/张茂盛文/胡晴晴黄伟亮图/潮连街道办提供(署名除外)

  家风

  “尚德、务实、节俭、笃信”

  “李少石虽然没有在潮连出生,但其红色家风形成却深受潮连文化影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教研室主任黄伟亮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李少石红色文化传播。他介绍,李少石的爷爷李琼佑是潮连富冈村人,人到中年,随乡人到广州打工。凭着勤劳的双手,李琼佑很快在广州站稳脚跟,购买了房子,全家搬到广州生活。后来李琼佑到香港中环经营牛羊肉生意,不久全家搬到香港生活。这期间,李少石的父亲忙于牛羊肉生意,年幼的李少石常随爷爷生活。

  于是,李少石的童年,耳边多是爷爷不厌其烦地对家乡的讲述——潮连区越的孝道故事,族人李仙根、李冠南的革.命故事等。除了言传身教,为了让李少石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李琼佑还专门送孙子前往广州私塾小学就读,这为李少石后来投身革.命、建立家庭,家风形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从私塾毕业后,李少石考入香港皇仁书院,与孙中山是校友,内心一直把孙中山当作“偶像”。李少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乡贤文化教育影响,不断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目睹清朝的腐败和国民當证府的黑暗,内心埋下变革社会、改造世界的种子。

  1926年,在陈郁的介绍下,李少石加入中国共.产當。1930年,李少石与廖仲恺的女儿廖梦醒于上海结婚,组成革.命家庭。他们谦虚谨慎、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勤勉睿智,在白色恐怖下,顽强斗争,执着追求,在生活和革.命事业中,都彰显了“尚德、务实、省俭、笃信”的家风。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