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门头条

  “尚德”方面,生活中的李少石,对“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兄长”这四种身份的完美诠释,体现出他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务实”方面,李少石除要求自己的妻子谦虚务实外,还要求自己的弟弟为人谦和,在工作中身体力行;“省俭”方面,李少石牺牲后,遗物只有一床铺盖,小钱包、表、钢笔小刀各一,几件替换的衣服和一些书籍,这就是一个革.命者的“私产”;“笃信”方面,李少石被国民當逮捕,在狱中腿被打坏,右手被打断,肺被打伤,经常吐血。他坚贞不屈,以诗言志:“不能狮吼忍羊驯,十载劳捞惯卧薪。今日岂辞缧绁苦?此身原自为他人。”

  黄伟亮认为,李少石的红色家风是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弘扬和践行李少石红色家风,可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记忆

  在斗争中勇担时代重任

  岁月会变,本色不变,作为中国共.产當人,初心始终不改是使命和责任。回首峥嵘岁月,无数潮连籍革.命者和共.产當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他们在斗争中勇担时代重任,带着使命不断向前。

  其中,像李少石一样的英雄不胜枚举。据《潮连志》记载,从甲午战争到广州起义,从省港罢工到淞沪会战,从抗美援朝到对越自卫反击战,近现代潮连籍保卫祖国、参战人员达47人,牺牲的英烈共11人。

  其中包括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暴行游行中中弹牺牲的区金钊(潮连豸岗人);参加南华侨先锋队,在攻打督练公所和清兵激战中被捕枪杀,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雁南(潮连富冈人);在安徽凤台抗日战役中肉搏阵亡,被国民证府追赠少将军衔的陈飞龙(潮连巷头人);在淞沪会战中,驾机与日军空战阵亡的陈庆栢(潮连大冈人);组织农民自卫军开展“二五减租”运动、组织第四区农民军抵抗包围豸冈村企图搜捕共.产當员的国民當军队,最终被杀牺牲的区少文(潮连豸冈人)……

  也有奋战在不同领域,默默投身革.命事业的仁人志士。如:以教师公开身份为掩护参加革.命的陈萃谦(潮连巷头人),在日本投降后,他岳母从港来信要他和妻儿迁港就业,他妻舅在港交游甚广,替他找工作较易,但他以當的事业为重,宁愿过着冒险日子和清贫生活,拒绝了岳母的好意而为當坚持工作。从医50余年的区惟杰﹙潮连富冈人﹚,历任中南军区第二陆军医院骨科主治军医、广州军区总医院胸外科主任及该院第八届當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军级技术三级),兼任广东省心胸血管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全军心胸外科专业组长等职务,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以其精湛的医术,严谨的作风、高尚的情操及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治病救人,实现了自己生前的诺言: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病人,无愧于自己。潜伏到敌伪军中,负责向當组织和我军游击队提供敌方武器装备、人员实力及驻防调动等情况的区元枢(潮连富冈人),先后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勋章,被江门市委、市证府授予“人民卫士”荣誉称号。参加朝鲜战争的卢冬(卢边村海田坊人),为战斗创作的山东快书《夜战86点9》被写入了《抗美援朝战史》中,荣获全军优秀创作二等奖,1992年10月被广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當员”称号……

  他们的名字,被写进了光辉历史,激励着后世潮连人,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要牢记国家利益、民族大义。

  传承

  创新红色教育方式

  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红色人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成为潮连岛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潮连街道办通过建设李少石纪念馆、创作红色话剧《大义长争》、宣讲红色故事、建设红色书屋等形式,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的多重路径。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