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经济效益而言,疫情后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并逐步把口罩作为日常用品,口罩行业正在逐步壮大,市场对质量过硬、用途多元的产品需求也更趋旺盛。
就社会效益而言,口罩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产业,证府应从卫生用品应急生产能力的层面,进行谋划布局,在证策扶持、资金倾斜等方面,推动口罩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加速产业向高端转型,将是大势所趋。就普通口罩而言,生产流程不太复杂,企业“进场”门槛不高,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也相对成熟。然而,这只是“入门”,转型之路仍需技术先行。
以业内著名的3M公司为例,在防霾口罩领域,该公司占据了90%的国内市场份额,其秘籍就是专有的高效静电滤棉技术,可在不提高呼吸阻力的前提下,提高过滤颗粒物效率。
因此,我市口罩产业不能再满足于产能,而是要加大科创投入,培育人才队伍,突破技术壁垒,丰富产品品类,提高质量标准,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加速口罩产业从低端生产向高端研发的转型步伐。
此时,在产业链层面,也要强化集聚效应。虽然口罩生产流程不复杂,但没有原材料、没有配件、没有设备、没有产业链,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并非一家企业所能解决的。
目前,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已提前谋划、积极行动,出台了保市场主体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方案,实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其中,针对口罩等防疫物资企业,一方面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围绕产业上下游环节精准招商;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相关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引导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发展。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口罩产业的未来之路,需引起证府、产业、社会的共同聚焦和思考,打造一个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口罩产业,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