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有关部门统计,目前蓬江、江海、新会主城区日产生活垃圾约2300吨。“其中,餐厨垃圾在日常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也比较大。通过单独收运处置,餐厨垃圾需要填埋的量被有效减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垃圾填埋场的压力。”赵兴旺说。
全程监控,杜绝“地沟油”
地沟油是令人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通常地沟油是由不法商贩通过购买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而成,有些是从禽畜的内脏、表皮及肉中提炼加工或油炸食品反复使用超过一定次数的油。将这些废弃物进行简单处理,便可生成餐桌上的“食用油”。不规范处理的餐厨垃圾会导致“地沟油”和“潲水猪”重返餐桌,直接危害百姓健康安全。
“我们投入了约1300万元配备了先进的餐厨垃圾专用收运车辆和具有智能标识芯片的餐厨垃圾收集桶。通过搭载智能化收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收运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保证餐厨垃圾进入处置厂。”江门绿源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兆康说,“我们给餐饮单位发放了专门的餐厨垃圾收集桶,之后由工作人员开着专用车辆上门收集,并规定线路、时间,运输全过程利用定为系统进行监控。”
“实行统一收运处置,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过去我们只知道餐厨垃圾有专人收运,至于垃圾去了哪里,我们就不清楚了。现在,能知道这些垃圾去了哪里,就放心多了。”丽宫酒店相关负责人华先生说。
短板
单独收运模式待适应
今年,通过证府采购服务,市证府确定江门绿源环保有限公司为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主城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服务商。该公司也是我市目前唯一取得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服务许可的单位。在市城管局及各属地城管部门、市场监督局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下,市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单独收运模式待适应的问题。
统一收处覆盖面偏低
江门绿源环保有限公司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8月蓬江、江海、新会主城区全面启动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处置服务以来,市区餐厨垃圾处置厂收运处置的餐厨垃圾量逐月增加。其中8月份总收运处置量为553.745吨,日均17.86吨;9月份总收运处置量为1778.16吨,日均59.27吨;10月份总收运处置量为2131.19吨,日均68.75吨。进入11月份以来,日均收运量同比又有所增加。
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和餐厨垃圾产生量相比,统一收运处置覆盖面还偏低。“截至今年11月10日,我们已签约并实施统一收运处置餐厨垃圾的较大型餐饮门店和机关单位、学校、企业食堂等数百家,但仍有大部分坐落于背街小巷的实施收运难度大的小、微型餐饮门店还未能覆盖收运。”伍兆康说。
垃圾混装现象仍存在
记者了解到,在覆盖率偏低的同时,由于餐厨垃圾统一收运处置服务启动时间还不长,现阶段部分餐饮企业及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在餐厨垃圾中仍会混淆有部分其他生活垃圾。
近日,江门市垃圾分类市民观察团在蓬江区8家热门酒楼和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专项观察中发现,有的酒店同一垃圾桶内有烂菜叶和塑料袋,有的酒店同一垃圾桶内仍混有食物残渣、锡纸、玻璃碎渣,尚未进行餐厨垃圾单独分类。“在有些酒店,我们还看到,贴有‘厨余垃圾’的桶内放有大大小小的易拉罐。”观察团成员张女士说。
伍兆康也表示,在日常处理餐厨垃圾时,他们也发现在餐厨垃圾中仍会混淆有部分其他生活垃圾,如塑料瓶、牛奶盒、易拉罐等。“这很容易对餐厨垃圾处置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他说,“同时,一些餐饮单位也还存在随意倾倒、售卖餐厨垃圾的现象。”
此外,记者从市城管局也了解到,日前,市城管局、蓬江区城管局、蓬江区环卫处及属地城管中队组建了一支专项执法队伍,对大型商业综合体、酒楼等餐饮场所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大部分商业综合体和餐饮企业对餐厨垃圾集中收运的要求表示知悉和支持,部分综合体和酒楼已按照《江门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的要求收运处置餐厨垃圾。但是,也有一些商业综合体、餐饮企业垃圾分类的标识不清晰、设施不齐全、宣传引导不到位,个别餐饮企业还没有将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运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