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泡步)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工作人员对牛山变电站进行启动前的调试。
走进南方电网广东江门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办公室,挂在墙上的“匠人团队劳模精神”几个大字让人眼前一亮,团队介绍里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荣誉更是让人称赞不已。然而这背后,是一次次攻坚克难完成大规模、工序复杂建设工程,一次次突破技术瓶颈,在工程建设道路上不懈探索的成果。
江门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只是该局坚持“传承+创新”,精心打造“优质电网工程”的缩影。近年来,江门供电局紧紧围绕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目标,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江门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支撑。
A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11月29日,广东电网重点工程江门220千伏牛山(泡步)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回望建设历程,项目建设初期还比较顺利,但是工程量大、安全管控难度大、技术难题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接踵而至,一个个困难重重地压在项目部每一个人的心头。
“疫情对我们来说是重大考验,为降低疫情影响,我们提前动员部署,2月21日组织召开复工动员视频会议,布置防疫工作。2月24日起,全员到岗上班,步调一致、全力做好防疫复工准备。”该项目经理郑日平说。
按照市委市证府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江门供电局多管齐下,与总包单位协调,安排外地施工人员乘坐专车返回施工现场;建立参建单位人员台账库,并每日动态更新;压实责任,明确防控措施负责人及各级疫情防控职责。工程现场更是划定當员防疫责任区,设立當员责任区代表,现场挂牌公示,各人守土有责,监督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十个一”防疫措施,推进南网智慧工程实名制系统的应用,实施复工现场全过程疫情监控管理,做到了“防疫、复工两不误”。
做好防疫措施,剩下的就是工程加快建设。“智能变电站建设对江门供电局来说是第一次,我们从可研开始进行技术攻关,特别注重博采众长,采用南方电网最新智能变电站技术。”郑日平说。
无数次往返现场,无数个方案讨论,通过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分工等,有效推动了工程实施。各部门更是对整个工程在创新及可持续发展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多项措施和方案。
江门供电局线路专责李晓斌对此深有体会:“该工程涉及夜间跨深茂铁路架线高风险作业,这是江门供电局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持续两周。我们通过提早统筹,提前组织专项方案审批,多管齐下开展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建设期间,江门供电局安全监管部制定专人专项跟进方案,把安全教育送上门,为工程顺利建设保驾护航。项目管理中心选派有20年输电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技能专家马炳健和有20年安全管理经验的赵永康,进行了逾120次的现场巡查和驻点督查,整个工程安全、进度及质量巡查行程超过3万公里。系统运行部先谋而后动,提前布局,积极统筹组织变电继保人员开展多次智能变电站及设备理论培训、实操训练、出厂验收等,及时组织编制了验收指引,并在全省推广试用。
整个工程验收期间,生技、系统、输电、变电、供电服务中心提前谋划、统筹分配验收资源,细化验收工作到工作日甚至以小时计,投入人员逾2000人/日。工程启动期间,牛山变电站站长吴翰林带着运行人员相互配合、准确无误地完成启动前的全站巡查、设备转冷备用操作等工作,遵照调度命令,紧密配合操作,顺利完成启动方案共814步操作,使线路顺利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