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雪雪婷第二篇,国邦雪雪婷的故事9!“嫂子,就你一人儿在家啊,我哥呢?”崔玉华拢了拢花白的头发,冲着厨房里择菜的嫂子问道。
“你哥出去遛弯儿了,他最近血糖高,医生叫他多走动走动。”
“哦,血糖高得吃药啊,光靠走能走下来吗?”
“能,我们楼上的刘老师就是天天健步走,把血糖都降到6点多了。吃药不得花钱嘛,尽量的能不吃就不吃。”嫂子不紧不慢地择着手中的菜,小心翼翼地答,尽量不和崔玉华的眼光相遇。
“那他得啥时候回来啊?我们前天约好的……”
“呦,那可说不准,一般情况下不到饭点儿不进门儿,要是碰上熟人啊,说不定能在外面呆一天。”
“那,那我改天再来吧,我先回去了嫂子。”
“不再坐会儿啦?有空常来玩哈!”
关上门,约摸着崔玉华走远了,嫂子才摸出手机给老崔打了电话:“回来吧,她走了。”
这年头,跟谁也别提借钱,亲哥也不行,前一天还答应得好好的,隔天被枕边风一吹就变卦了。回去的路上,崔玉华气鼓鼓地想,肯定是嫂子掺和进来把事儿搅黄的。
进了家,看到还在床上蒙头大睡的儿子和只知道借酒消愁的老伴儿,崔玉华的气又不打一处来。
对于儿子付鑫,她不忍多说什么。要不是被合伙人骗,他的公司就不会倒闭;要不是因为公司倒闭财力吃紧,他也不会开车时走神撞了人;要不是撞了人,赔了全部的家产,女朋友也不会跟他拜拜。如今付鑫年近三十了,家庭和事业却一样也没成,他能不受打击吗?
但是对于老付,崔玉华可有的说了。自打进了付家的门,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她一个人张罗,小到交水电费,大到买房装修,老付从来没操过心。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事儿有啥难的,你自己看着办吧,犯不着麻烦我。还好,他们一家人老实本分没遇着啥麻烦事儿,一辈子也平顺地过下来了。
可是现在,儿子摊上了这么大事儿,崔玉华费了好大心力才算把儿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你这个当爹的可倒是出个主意,出点儿力啊!整天就知道在家喝闷酒,这个家这时候不用你,还等到啥时候啊?
两个月前,崔玉华托人给付鑫说了个媒,希望他能先成家,再考虑日后东山再起的事儿。女方家庭条件挺好,姑娘人也本分,不嫌弃他一无所有,但是婚房还是得要的,哪怕只付个首付。这是家乡的习俗,你不要,倒要被人说闲话了。
可是家里没钱。崔玉华和老伴儿都是下岗工人,前些年靠领低保生活,后来低保取消了,就靠平日里做些零杂活儿挣钱度日。如今因为儿子的事,把这些年的家底子都掏空了,哪还有钱买房子呢?
崔玉华让老付去找他的几个姊妹借,老付难为了半天也张不开嘴,只能拿起酒杯对影独酌。崔玉华又气又恨,只好亲自上门,没想到话一出口就被反问:
“你们家现在这个情况,借了钱啥时候能还啊?”
看来大伯哥大姑姐的指望不上,只能去找娘家人张口。娘家妹妹嫁的远,平常很少来往;姐姐家过得也不好,姐夫还常年吃药;只能去找哥哥了,他们两口子都有工资,向他们借点钱应该不成问题。
这不,前天还答应着给凑五六万的哥哥今天却不露面儿了,什么手足亲情,在金钱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得知老伴又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老付趁着酒劲儿说了两句:“还说我们姊妹没人情味儿,你们家不也一样?这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啊,甭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平常看不出来,一出事儿可就验出来喽!”
崔玉华本来就窝着气,一听老伴还呛她,便劈头盖脸地朝他骂:“还不是因为你是个怂包,一辈子就知道喝酒,你要是有点儿本事挣点儿家业,他们敢小看咱家吗?就算是这次儿子出事,咱们也不至于落得这样。现在家里都这个情况了,你不操心下一步怎么办,还在这里说风凉话,小心咬断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