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心理

  老付红着脸不吱声了,他确实没啥本事,一辈子没挣着钱也没为家庭做啥贡献,干啥啥不会,烦了就会喝酒。唯一让他觉得自己还有用的,是户口本上的户主写着他的名字。

  自打那天从哥嫂家回来,崔玉华有几天没出门了。老付担心她的身体,问她怎么不去跳广场舞了?崔玉华说:“出去干啥?我一去,人都吓跑了。”

  “你又不是老虎,她们怕你干啥?”

  “你说怕啥?怕借钱呗!”

  老付一愣,随即苦笑:“你就不该跟她们提这事儿。”

  “你以为我不提人家就不知道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从儿子出了事,以前跟我玩儿得挺热乎的那些人都跟商量好的似的躲着我,生怕沾上晦气。”

  “那就找你的老伙计散散心去,你和李金兰不是发小么?”

  “发小管啥用?当初参加工作时我还帮过她的大忙呢!当时对我千恩万谢的,如今一听说借钱,立马给我哭穷,说家里没现金,钱都在孩子们的生意上占着呢!”

  “呵,我说啥来着,人在落难的时候最能检验出真情假意。”

  崔玉华腕了一眼老伴儿,目光坚定地说:“我算是看明白了,真到了事儿上指望谁也白搭,人还是得靠自己,为了儿子的婚事,我决定了。”

  “你想干啥?”老付一脸惊愕地看着她。

  “卖房!”崔玉华斩钉截铁地说。

十六岁雪雪婷第二篇 国邦雪雪婷的故事9

  他们住的这套房子有二十多年了,建造质量虽然不错但外表早已破旧,再加上当时的房屋设计电路水路时考虑得都不太周到,所以居住起来多少有些不便,但位置还算不错,在县城中心,将来还有拆迁的可能,所以卖房的消息一贴出去,就有不少打来电话咨询的。

  崔玉华卖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娘家人的耳朵里,哥哥嫂子装聋作哑不提此事,姐姐自知帮不上忙只能说些安慰的话,倒是年近八十的老母亲打来电话唤女儿到家里去坐坐。

  一看见年迈的母亲,崔玉华有些心酸,也有些温暖。心酸的是自己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却没能在经济上为母亲尽多少孝;温暖的是母亲身子骨还健朗,自己也还有个港湾可以依靠。

  母亲看到瘦了一圈的闺女心疼地问到:“卖了房,去哪儿住?”

  “跟老付回老家呗!”

  “那个窝囊废,竟叫你跟着受苦,他们家人怎么不想想办法?”

  “唉,别指望人家了,自家的事儿自家解决,妈,我没事儿……”

  “卖了房子能够吗?”

  “差不多吧,到时候再说,总比一分钱不出好,人家姑娘也只要付个首付……”

  “你过来。”

  崔玉华跟着母亲起身进了里屋。母亲走到床边慢慢蹲下身子,双手摸索着在床底下翻出一个蒙了灰的破鞋盒,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只旧棉鞋。是父亲的遗物,外表已经翻了皮,但表面并没有多少灰尘。母亲慢慢地伸进手去,掏出了一个小金属盒子,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一团折得很仔细的纸条。

  “这是我这辈子攒下来的钱,总共有六万多,你就拿去用吧!”母亲缓缓地说。

  崔玉华顿时觉得一股血液直冲头顶,冲得她的脑袋嗡嗡作响。这是这些天来第一次有人肯拿钱给她,而且是全部的积蓄,不用她张口,也不问她何时还,只是真心地想给她,而这个人正是自己的母亲。

  “不,不,妈……”刚刚还故作镇定的崔玉华,现在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妈,我不能要你的钱……”

  “快点拿着,别让人听见,这个钱谁也不知道,你现在有难,当妈的能安心吗?只要能帮你渡过难关,我就是舍了这条老命也愿意,还在乎这点儿钱吗?”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