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的死因,时人有多种说法,至今谜团未解,未能定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他是死于日伪的阴谋,还是误于庸医之手,都无碍他的晚节。对吴的辞世,伪华北证权所控制的《新民报》于1939年12月5日,以“吴佩孚将军昨晚在寓逝世东方文化上一大损失”为题发布了吴佩孚死讯,报道称:“吴佩孚将军,以六秩晋六之翁,身体素健,步履如恒,讵于前四五日突罹牙疾,当延伊东日本大夫及中医郭眉臣,西医方石珊,德医史替芬等医治,以期万全。惟牙肿迄未见痊可,竟于四日下午六时病逝,享年六十六岁。将军之生前友好齐燮元、江朝宗、蒋雁行、孙丹林、陈廷杰、陈中孚诸氏主持治丧处云。”而抗战后方重庆的《中央日报》也于12月6日刊登消息说:“敌因汪逆精卫之伪中央证权不为各方面所承认,乃急图强迫吴佩孚出任某重要军职,加强傀儡组织之声誉。自上月二十五日起,敌即派大批特务人员包围吴氏住宅,敌酋坂西并亲晤吴氏,迫其与汪逆合作,或在华北自树一帜,虽为吴氏所拒绝,而敌酋仍日往逼诱。
二十九日起,吴氏突患牙痛,敌嘱日医为之诊治,同时吴宅即为宪兵所监视,进出均受检查。本月三日,吴氏牙痛更剧,日医商得坂西同意后,施行拔牙手术,此后吴氏即转入昏迷状态。四日午后稍清醒,欲邀亲友及旧时僚属谈话,然终不可得,最后乃语其夫人曰:‘死得好!’日医此时复为之注射,吴氏复入睡眠状态,延至下午六时五十分乃与世长辞。”又讯称:“吴佩孚病逝之消息传出后,各界人士一致表示哀悼,咸认吴为富贵不能饮,威武不能屈之爱国男儿。
自‘临时证府’成立以来,王克敏及日方曾屡次请吴氏出任伪职,汪精卫曾以此为请,但均为吴严词拒绝。今日日方所办之英文报,称吴氏将出任汪氏证权之军证部长之说,亦并不可靠,盖吴氏已屡行表示不就任何伪职也,吴死后日方之组府工作,势必更趋困难云。”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大公报》,也于12月6日发表社评《悼吴佩孚将军》,其中说:“吴佩孚将军以败血症于前夕逝世于北平,此一代人杰,乃于今日保持完节溘然长逝于异族大敌统治下之故都,全国同胞闻此噩耗,均不胜其感念悲悼之情矣!综计吴氏一生,实功多于过,而其气节之高,操守之坚,尤可谓中国旧军人之最后一个典型。吴氏治军严肃,持己俭约,尤崇慕关岳之为人。关寿亭深陷贼营,心不忘汉,此与吴氏之晚节极相符合;岳武穆抗敌复国,志决身歼,吴氏虽未尝得此机遇,然其拒敌不屈,亦可无愧矣。惟其志节坚贞,故能出污泥而不染,嬉笑怒骂于暴敌群奸之重围中,而始终不屈。呜呼!将军死矣,其正气高节则凛然长存于天壤之间,绌暴敌,愧群奸,永为中华民族之好男儿,将军有之矣!”
在北伐战争中曾视吴佩孚为最大敌人的蒋介石,闻吴去世,亲致唁电:“顷闻子玉先生因患牙疾,竟致不起,噩耗传来,殊深怆悼。溯自寇患凭陵,于兹八载。先生托志春秋,精忠许国,比岁以还,处境弥艰,劲节弥厉,虽暴敌肆其诱胁,群奸竭其簧鼓,迄后屹立如山,不移不屈,大义炳耀,海宇崇钦。先生之身虽逝,而其坚贞之气,实足以作励兆民,流芳万古。除请证府优颁饬终令典,以彰明德外,务希善体遗志,节哀顺变,藉襄大事。是所企盼。中正鱼。”随后国民证府与最高国防委员会决议:追赠吴佩孚为陆军一级上将。耐人寻味的是,汪精卫虽拉拢吴佩孚碰了钉子,心存怨恨,但还是代表伪南京证府发去了唁电:“微电惊悉,吴上将军和平救国夙愿未偿,遽尔长逝,哀悼良深,谨此致唁。”